第(1/3)頁 昭城。 洛陵負手望著遙遠的北方,對于項羽的選擇他并不感到意外。 項羽是個不合格的君王,仁慈和暴虐的尺度不能掌控,無信無義的時機不能把握。 劉邦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但每每能在關鍵之時做出正確的事情。 天下歸漢,理所應當,接下來是考驗漢王朝的時候了,因為北方的胡人崛起了。 在這個素王所建立的諸夏世界之中,一個王朝若是只能對內壓榨,對外屈膝,那么它是沒有存在必要的。 洛陵不在乎這些王朝的興起和衰落。 但是戰勝了項羽的漢臣已經振奮不已了。 他們迫不及待就在項郢城外共同推舉劉邦為天子,先把名分定下來,登基大典之后再辦。 劉邦自然不會推辭,于是說道:“昔年始皇帝出行時,寡人曾經說:大丈夫當如是也。 沒想到竟然真的有今日,漢王不能彰顯寡人的尊貴,那便以皇帝稱之吧,自稱沿用‘朕’即可。”記住網址m.97xiaoshuo.net 項羽不稱皇帝是有歷史原因的,但是劉邦卻沒有,皇帝這個稱號取自三皇五帝,聽起來就比現在越來越多的王更加尊貴。 始皇帝自稱“朕”,就是為了區別“寡人”和“孤”,劉邦同樣想要這樣做,身為獨一無二的天子,和諸王同稱“寡人”是不合適的。 群臣于是齊聲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這群人之中的大部分根本沒去思考劉邦的想法,就想著趕緊擁立,然后封賞完事。 這可是王朝的開國功臣啊! 周王朝的開國功臣最差的都傳了幾百年,最厲害的就是呂氏,主脈傳了一千年,現在支脈再次上位成了漢王朝的外戚,還有一個齊王,可以說是極其的顯貴了。 大部分人沒想過像是呂氏這樣,畢竟呂氏能傳承這么久,后期是靠著洛國吊命,他們只想著能傳承兩三百年就足夠了。 …… 洛陽。 在洛亦和張良等人的勸說之下,劉邦已經決定定都關中,但是咸陽城被項羽破壞,洛亦奉命修建新城,現在還沒有開始。 于是漢王朝的中樞暫時坐落在洛陽,周王朝的都城之一。 經過簡單的修繕之后,劉邦就入住了這里,然后召來了洛亦商議封賞之事,群臣之中,功勞高,地位高,還淡泊名利的只有洛亦,縱然張良智計高絕,劉邦也不會和張良商議這些。 劉邦先問洛亦:“子玉,天下既定,該要為功臣封賞了,但是心中卻不知道該怎么封賞合適,群臣之中,你最為公允,又不在乎這些功名利祿,所以朕想要請教你。” 洛亦知道劉邦問的是功臣,不是諸侯,于是沉思一下后問道:“陛下,蕭何在您心中總是有思慮的,您要如何封賞蕭何?” 劉邦脫口而出道:“蕭何功高,應該封給萬戶侯。” 萬戶侯。 洛亦點點頭,很合適,蕭何是萬戶侯,那自己也是萬戶侯了。 “功臣三檔,與蕭何功者一檔,封六千戶至萬戶,與樊噲等豐沛親隨一檔,封三千戶以上,余者三千戶以下。 三千戶以上者,鼎定漢室,重之,可安社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