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滎陽和談很是順利,項羽并沒有借機提什么條件,淮泗之地退出了一部分留給齊國。 他只是要了一些通往江東的重要關隘,他準備回江東去了,以后就守在楚地不出來。 既然做不成天下的王,那做個劃疆而治的楚王也挺好的。 劉邦心中滿是憋屈,但是卻不敢不答應。 見到呂雉和劉盈劉樂之后并沒有什么欣喜的神情,反而愈發的煩躁。 呂雉心中有恢復自由的欣喜,還有終于能夠重新握到權力的喜悅。 這兩年洛新時常教導她,她的長進實在是很大。 劉邦內心深處甚至帶上了一絲絲的恐懼,呂氏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或者說宗法的力量實在是太強了。 劉盈這個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幾面的小孩子,僅僅憑借嫡長子的身份,竟然生來就得到了這么多人的支持。 但是劉盈能掌握這股力量嗎?劉邦在心中暗自問道。 楚軍開始撤退,漢軍同樣在撤退,項羽開始分批讓江東子弟先行返回祖地。首發網址m.97xiaoshuo。net 隨著一批批江東子弟隨著楚人離開江淮以北,項羽心中的大石終于緩緩落地。 至少江東子弟保住了,他還有臉面回江東祭祖。 換回呂雉是必須要做的,這是劉邦集團大部分人的共識,但是當開始返回的時候,不僅僅是劉邦,很多人心中都開始隱隱不舒服,就像是吃魚卡了一根刺一樣。 尤其是很多諸侯王,望著漸漸離開的楚軍,心中慢慢升起了一絲絲的恐懼,一行人越走,一個想法就愈發的清晰,很多人甚至竊竊私語起來。 然后不知道是誰帶了頭,一行人直接去找劉邦,張良直接說道:“大王,臣聽聞上古成就大事的人,是不會在乎小節的。 臣聽聞為天下伸張大義的人,是不能在乎個人聲譽的。 臣聽聞仁義有大有小,德行有真有假,腐儒囿于小的仁義,遵從假的德行,這不是君王該做的。 天下紛亂,楚漢罷兵,貌似安定。 但昔年諸侯相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大王先入關中,但是項羽卻背信棄義,為您改封漢王。 他又多方對諸王無義無信,對天下人苛刻的對待,尤其是秦人深受其害,這是天下人不愿意服從他的原因。 您遵從了小的仁義道德,卻為天下放過了這樣的獨夫,這不是真正的仁義道德,而是腐儒的行為。 臣請大王,立刻發兵攻楚,項羽不死,天下難安!” 嘩啦啦一片人,盔甲碰撞的聲音響徹營中,眾將齊聲道:“臣等請大王攻楚!” 劉邦帶著些許不安的望向洛亦,他想要問問洛陵的態度。 洛陵和過往的那些洛氏家主不同,展露了太多的神異,智慧又太過高絕,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天下諸侯的心間。 即便洛陵已經安居昭城,再也沒有發出過一句話,但還是有無數人期盼著他死去,只要他不死,所有人做事就都需要考慮他的意見。 這種感覺很難受。 洛亦微微閉眼,注定如此。 這世上從來沒有不打就形成的和談,劉邦和項羽還未曾分出勝負,即便這是注定的戰爭,但還是太過丑陋了。 面對劉邦的詢問,洛亦只是搖搖頭,他不知道大兄的意見,沒有人能知道,大兄是凡人權謀算計的巔峰,任何一個時刻,腦海之中都有無數的可能。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