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癸未大水(上)-《督撫天下》
阮元離開澳門之后,便一直奔波于閱兵路上,雖然軍務繁忙,可阮元依然關注著兩廣錢糧收支之事。廣東在嘉慶初年的虧空并不算多,基本已經得到補充,但嘉慶年間海盜規模最為浩大,海戰耗費最多的地方,卻也正是廣東,所以十余年間,廣東官府也背上了巨大的軍費開支,如兵米、捕費種種,前后累積也有近一百五十萬兩之數。好在阮元之前蔣攸铦便即加以賠補,阮元上任兩廣六年,不斷細化、核查開支,有效控制了兩廣錢糧開銷,保證每年都能補上部分欠款,至道光三年,舊有積欠已經補上了一百一十多萬,估計只要每年拿出四到五萬兩盈余賠補,都可以在六七年內結清欠款,廣東府庫財政已經漸漸恢復了正常。阮元自也欣慰,想著如果府庫充實,自然也就有更多經費可以彌補官吏開銷之不足,更進一步而言,也可以消除不少陋規了。
雖然進入道光時代,道光并不強制各省再來不足虧空,但此時仍有一些力圖有所作為的督撫,依然在嘗試彌補財政不足,例如這時的安徽省治安慶城中,巡撫衙門之內,便正在商議著安徽接下來賠補虧空的計劃。
“虧數查清、作速追繳,追補限期、量為區別,交抵物件、認真售變,書役借欠、分別追賠,倉谷短缺、核實買補……陶中丞,這賠補虧空十條,真是切中本省積弊啊,下官看來,大抵是可行的,只是……這十條要是想施行下去,可還有諸多難處啊。”安徽巡撫部院正堂之中,左手邊,向居中的巡撫點頭道,這人乃是安徽布政使徐承恩。
“是啊,徐藩臺,正因為這件事難,所以皇上才用了你做安徽布政使,用了我做安徽巡撫嘛?徐藩臺也從來是有志于實心任事之人,沒有一番作為,怎么對得起你我當初立志之日呢?”這位安徽巡撫,正是之前跟隨蔣攸铦擔任川東道,后來改任山西按察使的陶澍,陶澍赴任山西僅僅一年,便即南調福建,路上又接到調令,補任安徽布政使。道光三年,陶澍更進一步,升為安徽巡撫,至少在道光的任用之下,陶澍僅僅三年便即成為了二十三督撫中的一員。
“陶中丞,這難與不難,在下官看來,其實反倒是次要之事,真正難為的,是安徽一省,巡撫屢有遷轉,之前十多年,都是巡撫前日來了,過得一兩年便又走了,我聽聞有位錢楷錢中丞倒是盡心盡力,可惜他竟然卒于任上,這樣巡撫三日一更,兩日一換,就算有什么完備的章程,也實行不下來啊?所以陶中丞做這個安徽巡撫,下官想著,要想成事,還需至少有三到五年工夫,得把規制定下來啊。”徐承恩回想著安徽賠補虧空的經驗教訓,也主動向陶澍勸道。
“是啊,尤其是如今直省,能成事的人不多,皇上并不要求必須補上虧空,可是你也該知道,府庫不足,省里就沒有余錢支持吏員辦事,吏員就只能去收陋規,只有藩庫充實了,咱們才有底氣去嚴查奸吏啊。”陶澍想了一想,自也清楚賠補虧空之難,不覺嘆道:“只是可惜,我看仁宗皇帝一朝,各直省賠補虧空,大多數都不理想,沒補足甚至都是小事,更有甚者,是江蘇和山東,居然越補越虧!聽說江蘇那幾年是仁宗皇帝嚴加查問,這才把虧空從五百萬縮小到了二百萬,不夠啊?以前在四川,倒是沒什么虧空可補,那是因為四川舊有虧空本來就不多。這既有百萬以上虧空,又能盡數補足的直省,卻是找不到啊?”
“哈哈,陶中丞,若是虧空之數百萬,或者二百萬吧,又能夠補上的直省,其實還真有一處啊?咱們東南的浙江,我聽說嘉慶初年就有將近二百萬虧空,可是到了嘉慶二十二年,浙江既無舊欠,亦無新虧,這賠補虧空的事,是真的辦成了啊?”不想徐承恩聽了陶澍擔憂,竟果然給陶澍指出了一個成功的省份。
“是嗎?浙江啊?哈哈,不說別的,我前日看的這部書,寫得好像也是浙江的事,叫《兩浙賑災記》。這著書之人,我看是真的經歷過救災之事,而且是重災,可是這里面寫得,如何放賑,如何貸給百姓稻種,如何運送他省余糧,還有興修水利之事……真是頭頭是道啊,我倒是覺得,這樣的書應該多印幾部,給每個省都發一份,就算各省情況不一樣,總也有些共通之處嘛?”說著,陶澍也取了書案上一冊書卷出來,向徐承恩展示道。可是就在這時,忽然間撫衙堂上竟滴下了幾滴雨水,很快便將書頁染濕了一片。
“陶中丞,這撫院衙門是怎么了,怎么還會漏雨呢?再說了,如今安徽也沒有天災,您要想賠補虧空,看這個干什么啊?”徐承恩卻不覺疑惑道。
“徐藩臺,你可還記得這場雨下了多久了?”陶澍忽然問道。
“這雨是今天下得啊,怎么了?”徐承恩一邊回答著陶澍,一邊卻也有了幾分憂慮,喃喃道:“不過話說回來,今年這天有點邪門,二三月份的時候,就一直在下雨,四月份的時候,大概停兩天之后,又要下上三天,五六月到現在……這樣說來,今年下雨的日子,可是真要比往年多啊?”
“徐藩臺,咱們安慶地界尚屬平曠,山地不多,這雨相對而言,或許還不會下得那么猛烈。可這里是安徽啊,皖西、皖南,不都是山嗎?若是那種地方雨情也和這里一樣,甚至更大,那山區附近的田地,可要……”不想陶澍話音未落,便聽得門外水聲四濺,一名衙役跑了上來。
“老……老爺,不好了!今日,就在前廳那邊,現在……現在有五個縣的知縣到了,說是想見老爺呢!他們說……說他們那幾個縣,田地全都被雨淹了,若是不能開倉賑濟,只怕百姓……百姓要活不下去了!”衙役一路小跑而來,滿身衣衫都被大雨淋濕,陶澍和徐承恩眼看他這番狼狽模樣,又聽他說起五縣受災之事,也當即吃了一驚。
“什么?快,備傘,趕快過去!”陶澍卻也清楚,如果這幾個縣災情真的如此嚴重,那么救災已是刻不容緩,當即與徐承恩備了油傘,便向前廳而去。果然這時廳中已經坐了五個七品官服之人,這幾個人見到陶澍和徐承恩,也一并站了起來。
“陶中丞,請您趕快下令,讓我們宣城縣開倉放糧吧!”一名年邁知縣向陶澍求情道:“中丞或許不知,我們宣城縣自從二月份的時候,就一直淫雨不絕,只得幾日放晴工夫,一直到了如今七月,還是如此啊?田地里的水,那一兩日放晴的工夫,根本滲不出去,之后就又會下雨,宣城不少田畝都是近山之地,地勢低洼,被淹之后,根本不能重新耕種,甚至……甚至很多山地爆發洪災,把百姓的房舍都給沖毀了!若是我們再不能開倉放糧,只怕半個月以后,會有百姓餓死啊?”
“是啊,中丞大人,下官是蕪湖知縣,今年蕪湖不僅大雨數月,不能停歇,而且江水也頻頻侵入低洼之處,許多田畝別說栽種,連田地都看不見了!看如今的樣子,沒個大半年工夫,這水都退不下去啊?今年咱們縣肯定是要絕收了,可以后呢?這日子,總是要過下去吧?”另一面年輕知縣也向陶澍乞求道。其余三名知縣分別來自貴池、無為和當涂,聽三人所言災情,和之前二縣大同小異。
“你等稍安勿躁,我……我知道了。我這里也下了將近半年的雨,所以我知道,你們所言應是事實。”陶澍想著既然災情嚴峻,那么救災之事,已是刻不容緩,正好他方才還在與徐承恩念及浙江賑災之事,沉吟片刻之后,他已經有了應對之法。
“陶中丞,這……咱們是要上報皇上嗎?”徐承恩也在一旁問道。
“不錯,徐藩臺,你我一會兒就回去,聯名上奏,向皇上言及如今安徽災情,至于你等府縣,各自回去開倉放賑,不得有誤!”陶澍計議已定,便即向各人說道:“既然今年絕收至此,那么我們是應該做好一切準備了,首先,你等放賑之時,要先將災民人數統計清楚,然后盡快上報于我,我為你等各縣求皇上截留漕糧,就地放賑。此外,咱們再去四川、湖北購些余糧,這樣把今年挺過去,應該還是足夠的。放賑之時,務要查清各縣百姓實情,能在村里放賑的,務要寫清楚百姓姓名家產,讓最為貧寒之人先受賑糧。若有商人愿意售糧,告訴他們一石米只賣二兩七錢,要是他們覺得不夠,我撫院會按照各地糧價,支出藩庫盈余予以補償。還有,你們說有的百姓房宅被山洪沖毀,這些人要優先救濟,先給他們搭建茅棚,之后,去把各村田地再清查一次,若是雨水可以在一月之內退卻的,又或者還沒被淹沒的田地,官府借給百姓種子,讓他們雨停之后,盡快栽種,保證能收一部分秋糧!這次大雨,不瞞你們說,也是我一生之所未見,既然這件事事關安徽上千萬百姓性命,那你們放心,本部院會幫著你們,把安徽百姓安置下來!”
“謝謝陶中丞,謝謝陶中丞了!”五個知縣相繼向陶澍拜謝道。
很快,陶澍和徐承恩請求截留漕糧,就地放賑的上奏,便即由快馬發出,直奔京城而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宁夏|
宝鸡市|
潞西市|
夏邑县|
漳州市|
平潭县|
梨树县|
井陉县|
通榆县|
桂林市|
永春县|
紫云|
错那县|
民县|
承德市|
新干县|
镇安县|
永清县|
鄂尔多斯市|
中西区|
三江|
宣汉县|
任丘市|
抚远县|
建阳市|
株洲市|
红安县|
禄丰县|
莎车县|
鄂尔多斯市|
宁阳县|
茶陵县|
醴陵市|
分宜县|
安阳县|
当涂县|
罗定市|
长岛县|
汪清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