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次舞臺公演,也就是練習生專項能力考核結束后,剩余的六十名練習生將迎來一輪新的減員。 這次減員,人數會直接打對折,從六十名練習生直接淘汰至三十名練習生。所以每位練習生對這次公演都非常緊張和重視。 創作一組的五名練習生在分Part確定之后,一分鐘都不想浪費,全身心地投入:抓聲樂和扣動作。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刑天上次排名二十八名,江陽波上次排名三十二名,殷星宇上次排名三十八名,三人都處在淘汰的邊緣。 上次排名處于淘汰邊緣的練習生憂患意識更強,安全感的缺失逼迫著他們想要把把這次公演的準備做到極致。 分Part之爭其實折射的也是練習生們安全感的缺失。練習生們為了不被淘汰,想盡可能讓觀眾注意到自己,畢竟唱的越多。觀眾留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分Part之爭的本質上就是對觀眾注意力的爭奪。 陳敏昊對分Part之爭不能接受,但是非常理解。 ........ 時間很快就到了第二次舞臺公演的時候。 陳敏昊上妝、發型和服裝都搞定后,他跑去在后臺悄悄地向外看了一眼。 他發現觀眾們都是站著的,黑壓壓地一片,人數看起來比第一個次舞臺公演多很多。 陳敏昊驚喜地發現竟然有人舉著“陳敏昊”三個字的燈牌,雖然不是很多,但是集中在一起,也占了觀眾席的一隅。 這是陳敏昊第一次看到自己活生生的粉絲,他知道《小情歌》播出后自己應該有不少粉絲,否則自己觀眾投票數不會是第一。 但是知道自己有粉絲,粉絲是存在于腦海。那種感覺和眼前出現舉著“陳敏昊”三個字的燈牌的粉絲帶來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陳敏昊感覺是興奮,仿佛全身的細胞都在跳動。 陳敏昊所在的創作一組是十二個組中第一個上場。 表演開始。 五人上場背對著觀眾,現場樂隊伴奏開始后,陳敏昊閉上眼睛心中默數節拍。 “三、二、一。” 節拍到了之后,陳敏昊在聚光燈的直射下轉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