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春之印象-《自閉青年回憶錄》

    天氣漸暖,冬去春來。三月中旬以后,氣溫回升,樹木開始發(fā)芽。此時天氣并不穩(wěn)定,可能前一個禮拜你還嫌白天日頭太曬,到了這個禮拜就陰雨連綿氣溫驟降了。

    房前屋后的李樹和桃樹,像是約定好了一樣,總是在這個時節(jié)一齊開花。栽種上了一定年限的李樹的外皮總是粗糙的,破裂的,枝條也是那般放肆隨意地生長。相比較而言,桃樹顯得規(guī)矩得多。桃樹的枝丫是直溜溜的,向上發(fā)散生長。粉紅色的桃花,裝扮于樹梢,使得它看起來似一位少女一般,討人喜歡。李樹的花,是白色的,幾片花瓣中間,有幾束淡黃色的蕊。白色的花與粗糙的枝干形成強烈對比,似一位端莊優(yōu)雅的婦人,令人心生敬意。桃李開花若是遇上一場綿綿細雨,此情此景怎一個美字了得……

    桃李是開過花再長葉,也算是果樹里的“奇葩”了。

    河邊的垂柳也發(fā)了芽,粗壯的樹干,細細的柳枝,柳枝上的嫩芽是小小的。春風(fēng)吹來,枝條隨之左右搖擺。“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此時的風(fēng)雨吹打到臉上雖算不上寒,但還是有些冷的。

    路邊的小草也是新發(fā)的嫩芽,生長于枯黃的干草旁邊。里面的野薺菜長得老了,顏色由濃綠轉(zhuǎn)為淡綠,并且長出了長長的莖干,長長的莖干上開出了白色的小花。若是在冬天,這樣的野菜算得上難得的一道佳肴。一般家里早上煮面條或是煮粉絲放一些,能增添不少味道。還有些蒿草,長著青蛙腳掌般的葉子,葉子背面覆蓋一層白色的絨毛。這種草的莖在嫩的時候可以炒菜吃,葉子可以和糯米粉混合做成青團,我們管它叫做“蒿粑”。蒿在清明前后長勢最為喜人,所以人們經(jīng)常在這時采蒿來制作美食。

    田里這時還沒有犁田播種,是種了油菜花。油菜長得快有一人來高,黃色的花也陸陸續(xù)續(xù)的開放。一塊一塊的油菜花田,連成一片一片花海。綠的莖葉,黃色的花朵,成就了農(nóng)村少有的美景。油菜作為南方普遍的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們家里面的食用油主要來源。以至于我成人后去到外地上班,還是忘不掉那一口菜油香。吃飯吃不太習(xí)慣的時候,網(wǎng)購過菜籽油來炒菜,但吃起來總覺得不如家里自榨的香。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當(dāng)我說起菜籽油好吃的時候,朋友總是搖搖頭,“菜籽油有一股怪味兒,我吃不來……”。菜籽油的怪味在我看來,是家的味道。每當(dāng)家里把榨好的油帶回家時,我總要把蓋子打開來,湊近用力地聞個夠。做那些腥膻味道重的肉時,用菜籽油能很好的蓋住它不好的味道,菜籽油本身的香味也能很好地融合進肉里,給菜增香。比如煎魚,炒鴨,用菜籽油是最合適的。

    家里有竹林的有福了,春筍這時候開始爆發(fā)。早春時候,山里的竹子開始發(fā)筍。這種筍,比毛竹筍嫩,汁水還多,基本沒有苦澀味,我們當(dāng)?shù)亟凶觥八窆S”。童年的樂趣之一就是去“拔筍”,筍生于茂密矮小的竹林,想要“拔筍”可不是一件輕松活。那時每當(dāng)放課回家,一放下書包就是跑到小山上去拔筍,每天如此。畢竟筍的生長速度極快,幾天就會長成竹子。今天去拔了一回,明天去還能拔到好多。

    竹筍生長最盛的時候,為了拔到更多的筍,這時會全家出動。回來時,厲害的人一邊一蛇皮袋用扁擔(dān)挑回家。差一點的,也能拔個一蛇皮袋。回家之后要盡快處理好竹筍,不然竹筍很容易壞。首先是把筍衣去掉,筍下邊的老節(jié)也得去掉。我家總是不舍得去掉老節(jié),每年吃干筍缽的時候塞牙已成慣例。去掉老節(jié)筍衣之后,燒一鍋開水,把筍過一遍水焯水去澀。焯過水的筍經(jīng)過晾曬成干,能保存好幾年。等到?jīng)]有新鮮蔬菜時候,拿出筍干泡上一夜,第二天就可以煮來吃了。

    再晚一些的時候,水竹筍長成了竹子,這時候毛竹筍開始冒出來。毛竹筍快要冒出地面時,上面的土?xí)豁斊啤⑵仆恋墓S最嫩,一旦竹筍長到半人高,這樣的筍就老了。一般毛竹筍的搭配是濕酸菜,酸菜的酸能很好地中和竹筍的澀,酸菜炒竹筍是我家不變的搭配。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清明,基本每一年都在下雨。有一年的清明,刮風(fēng)又下雨。爸爸去山里給奶奶掃墓,傍晚還沒到家。媽媽在灶下準(zhǔn)備晚飯,頓時狂風(fēng)大作,吹得我家廚房的門搖搖晃晃,屋頂上的瓦片也被掀下來好幾片。在屋外的我趕緊跑到媽媽旁邊,媽媽也停止做飯,把我抱進懷里不讓我亂跑。沒多一會兒,下起大雨來。鍋鏟柄似的雨柱夾雜著大風(fēng),電線被吹得亂七八糟,后山的樹在風(fēng)中凌亂……

    天快黑了,雨才停。爸爸回到家吃晚飯,也感嘆了一句“今天怕不是這幾年來都難得一見的大風(fēng)大雨。”

    后來的清明,我都隨著父親去掃墓,帶上鋤頭柴刀,爆竹,黃紙和香,祭拜逝去的先人。我們總是與堂叔和公公家一起結(jié)伴而去,清理好自家的親人后,再一起去祭拜共同的先祖。

    雖然月半冬至的時候,爸爸也來清理了野草,但架不住草長得太快,清明來時,雜草還是長滿了墳頭。路上也是布滿荊棘,茅草長滿了小路,必須用柴刀砍砍剁剁才能開出一條路來。來到墳前,首先是把墳堆上的茅草拔除,長了樹的要砍掉,周圍的灌木也得砍一砍。清理干凈后,插幾朵塑料花增添一點生機。燒紙,點香,放一副爆竹。長輩總是說向著墳頭拜拜,先人能保佑你平安健康,事事順利。于是我們小孩兒手拿著香向著墓碑作揖,然后插到墳前……

    掃墓結(jié)束后,若是有空還能撅一些“蕨柳”。“蕨柳”,是一種可食用蕨類植物的嫩芽。嫩的時候,蕨竿上長著一層白色的絨毛,頂端的蕨葉還蜷縮在一團沒有打開。當(dāng)頂端的葉子完全打開時,“蕨柳”已經(jīng)老了不能吃。采回家的“蕨柳”必須要焯水后才能食用,要不然得中毒。另一方面,焯水能去掉“蕨柳”的苦澀味和絨毛。不過一直以來,我都不大喜歡吃“蕨柳”。

    五一前后,可以摘“萢”。這時候的氣溫已經(jīng)很高,將要入夏,也正是家里種禾的時候。傍晚回家的媽媽,偶爾會帶回來一些“萢”,用塑料袋裝著的。

    “嘿嘿,看看我給你帶回來什么了”

    我接過她手里的塑料袋打開來,里面的“萢”都是很成熟的果實,揣在兜里已經(jīng)被壓爛了。而我看到這樣子的“萢”,不會高興于她帶回來的驚喜反而會責(zé)怪她。

    “都壓爛了,怎么吃啊……”

    “萢”有很多種,但都是帶刺的。摘覆盆子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它的莖干和枝葉都長滿了刺。而且植株總是藏匿于樹叢之中,難以覓尋。覆盆子成熟后是淡紅色的,汁水很多,很容易碰壞。所以這玩意兒要摘完就吃,邊摘邊吃。枝上掛著的淺橙色的果子倒是硬實一些,受得了擠壓顛簸,可以裝進袋子里帶回家慢慢享用。

    還有一種“地萢”。植株二十公分左右,莖干也長了些刺,但相比覆盆子好摘些。“地萢”的顏色深紅,果實可以長到拇指頭大小。它汁水較少,香味卻很濃。一口一個,滿足。中間是空心的,掰開一個,白色的內(nèi)瓤,經(jīng)常有小蛆蟲待在里面。

    另外一種“蛇萢”,貼著地面長在藤蔓上。大人們都說這種“萢”不能吃,是有毒的,吃了后會變成一條蛇。有一次我們學(xué)校里有個女孩吃了一顆,我們都笑她,明天就要變成蛇了,看她怎么辦。結(jié)果第二天來學(xué)校,看見她還是人的模樣。為什么沒變成蛇啊?我們就聚在一起討論,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吃一顆太少了?還是是她吃的那顆太小了?我們勸她多吃幾顆“蛇萢”,之后她便不愿意再吃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伊宁县| 怀远县| 葵青区| 河间市| 长海县| 唐山市| 龙胜| 宜城市| 津市市| 诸城市| 旌德县| 康平县| 康乐县| 应城市| 西昌市| 上高县| 和硕县| 台前县| 娱乐| 胶州市| 大兴区| 东乡| 宜章县| 杭锦旗| 金溪县| 江永县| 垫江县| 张家川| 前郭尔| 贵州省| 乌鲁木齐市| 托克逊县| 通山县| 玛沁县| 时尚| 裕民县| 日土县| 府谷县| 临洮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