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國老者看著從人群中走出來的年輕人,古井無波的臉上終于出現了一絲表情。 他眉頭微皺,抬起頭看著上方的景帝問道:“皇帝陛下確定,要讓此人代表景國和老夫論辯經義?” 齊國使臣臉上也紛紛露出不滿,孟老先生的身份何等尊貴,在齊國,就是陛下也對老先生禮遇有加,在他們看來,便是景國的大儒也相差孟老先生甚遠,這么關鍵的比試,景國居然派出這么一位小輩,這不是有損孟老的身份嗎? “君無戲言,朕既然說過讓李縣子出場,自然不會反悔。”景帝揮了揮手,說道:“老先生放心,這一場是勝是負,我景國都承認。” 齊國使臣聞言,在心中呸了一聲,還是勝是負……,你們有勝的可能嗎? “陛下,請三思!” “是啊陛下,這萬萬使不得……” “李縣子他畢竟太過年輕,還是讓周大學士上吧。” 百官顧不得齊國使臣還在場,紛紛出言勸諫。即使昨日李縣子在詩詞一道勝過了齊國天才,但今日所比的可是經義,是實打實的真才實學,萬萬不能玩一絲花俏啊! “眾卿不必多言,朕意已決。”景帝一開口,便打破了朝臣的所有幻想。 老將們懶散的靠在柱子上,看著焦急的文官不住撇嘴,陛下做事,什么時候讓朝臣失望過,既然他都覺得李小子能行,豈有不能勝之禮? 吏部侍郎李明澤的臉上說不上是什么表情,從始至終,他都不知道他的這位侄兒,到底有多少本事…… 倒是秦相一直不發一言,用飽含深意的眼神望了李易一眼,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齊國老者的恐怖,陛下憑什么以為李易能取勝? 齊國使臣還在殿上,比試已經開始,即便朝臣心中有一萬個不愿意,此時也只能閉上嘴巴。 他們用略帶絕望的眼神望著殿中的二人,一人弱冠之齡,生的極為俊秀,一人面如枯松,垂垂老矣,今日若比的是誰生的更為俊俏該多好? 罷了罷了,文試好歹還贏了一場,不算太過丟人,若是武試贏得漂亮,丟掉的顏面也還是能挽回來的。 景帝開口之后,孟姓老者便不再多言,轉頭看著李易,問道:“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何解?” 朝臣臉色開始變的肅然,從現在起,比試便正式開始了。 這位大文宗一開始并未難為李縣子,所問的乃是《尚書》第一篇《堯典》中著名的一句,但凡讀過一些書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句。 李縣子若是連這句也回答不出來,這場比試,也就不用再進行下去了。 “出自《尚書·堯典》。”李易心道這老頭也挺厚道,這種題他最喜歡了,照著《十三經注疏》直接念就行了。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孫之親。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既,已也。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昭亦明也。協,合。黎,眾。時,是。雍,和也。言天下眾民皆變化化上,是以風俗大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