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他自然不會打消兒子的積極性,笑著說道:“好啊,你就以李凡叔叔為榜樣,爭取寫出和李凡叔叔的詩,一樣好的詩。對了,李凡叔叔的詩,你能背誦幾首?” 兒子回答道:“很多很多,《憫農》、《鵝鵝鵝》、《春曉》、《詠柳》、《游園不值》、《蜀道難》,還有李凡叔叔新寫的《山村詠懷》、《遠看山有色》、《草》等等...等等,好多好多的詩。” 父親有些詫異,說道:“這么多你都會背嗎?《蜀道難》也會背?” 兒子興奮的說道:“會啊會啊,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兒子興奮的直接開始背誦起《蜀道難》來。 父親更為詫異,這首《蜀道難》他都背不了,兒子竟然會背。 看樣子兒子真的很喜歡古詩,父親非常高興,又非常驕傲。 而后又覺得有些遺憾,可惜沒有教人吟詩作對的書籍,老師們也不會教。 不然,真可以讓兒子去學習應該如何寫古詩。 父親覺得萬分的遺憾。 沈從、岑庚、鄭潔、梁生四人,將兩父子的對話完全聽在耳中。 聽完之后相互間看了看,頗有些欣喜。 一個10來歲的小孩子這么喜歡古詩,還想要學習如何寫古詩? 這的確是一件讓人欣喜的事情。 而更讓人欣喜的是,這樣的小孩絕對不止這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只怕還有不少。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