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次事件在史料上是有記載的,不過,也有史料上是另外一種說法,說的是當時曹操并未下令放箭,而是下令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 哪一種說法的可能性更大,還存在爭議。 而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將其移花接木,藝術加工之后,變為了著名的“草船借箭”故事,流傳極廣。 “空城計”也同樣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說的是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導致戰略要地街亭失守,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只見諸葛亮將大開城門,而后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當司馬懿的大軍兵臨城下時,司馬懿見到城門大開,諸葛亮帶著兩個小童,在城墻上悠閑的彈琴。而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心道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里面必有埋伏。 于是,率領大軍退去。 縱觀整個故事,如果仔細推敲,司馬懿大可不必率軍離去,他有很多種辦法可以嘗試破城,但這并不影響“空城計”的故事成為經典。 這個故事也同《三國演義》中其它眾多的故事一樣,流傳極廣。 這兩個故事的絕對主角都是諸葛亮,諸葛亮的沉著、冷靜與智慧,在這兩個故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李凡相信,這兩個故事絕對能夠讓唐國薔重燃對于拍戲的熱情。 有些時候,看似復雜的事情,解決起來往往非常簡單。 當然,這僅僅只是看起來非常簡單。如果仔細一想,就會發現這根本就不簡單。 因為,《草船借箭》、《空城計》這樣的故事,絕不是一般人能夠創作的出來的。 史曉風一直在觀察唐國薔臉上的神色,他看到唐國薔臉上的神色,由最開始的疑惑與不解,慢慢變得驚喜、興奮,直到最后變得越來越激動。 史曉風心里一突,想道,難道事情真的就這樣解決了? 看樣子是錯不了了,真是沒有想到,竟然會這樣的簡單? “不,不對,這絕不簡單。”很快,史曉風心里又是一驚,他突然想到,這事情表面上看非常簡單,不過就是李凡給唐國薔看了兩段劇本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