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有的讀者們心里都是一驚,沒有想到堯時代的水患,也與當年共工撞倒不周山有關。 不過,仔細一想,似乎的確是這樣,雖然女媧當年治住了水患,但整個大地的構造已經發生了改變。 時過境遷,到了堯的時代,水患再一次爆發,還真和共工那一撞,有脫不了的關系。 堯,大家自然知道,堯、舜、禹、湯,那是華夏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四位帝王。 后世的帝王們,最喜歡聽人稱贊他們堪比堯舜禹湯。 只是堯的時代,比之炎黃時代,已經過去了很多很多年,這讓所有的讀者們不禁有些感慨。 前兩天還是炎黃時代,今天都已經是堯的時代了,這時間過的,怕是已經不能用“白駒過隙”來形容了。 當然,他們也來不及做更多的感慨,便迫不及待的繼續往下面看去。 洪水泛濫,給百姓們帶去了無邊災難,堯決心消滅水患,便問手下的大臣們,誰有能力去治理水患? 大家都推薦鯀,認為鯀有能力治理水患。 鯀,便是禹的父親,他接受了治理水患的任務,開始治理水患。 只是,鯀治理水患的方式方法并不正確,他采用以“堵”為主的治理辦法。 九年時間過去,鯀依然沒有能夠治理好水患,整個大地依舊洪水泛濫。 而這個時候,堯已經將帝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女婿,舜。 舜繼承帝位之后,頭等大事依然是治理水患,他首先革去了鯀的職位,認為他治理水患不利,應當懲罰。 之后,舜把治理水患的重任,交給了鯀的兒子,禹。 舜認為禹的德行和能力,都要比他父親鯀強很多,有能力治理好水患。 就這樣,禹擔任起了治理水患的重任。 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消滅水患,完成他父親沒有完成的任務,解救天下百姓無邊的災難。 禹接受治理水患任務的時候,和他的妻子涂山氏,成婚僅僅四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