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禹治水》-《小農民大明星》


    第(2/3)頁

    禹告別新婚的妻子,毅然踏上了治理水患的道路。

    禹帶領著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

    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禹吸取了父親采用堵截方法治水不利的教訓,改“堵”為“疏”,發明了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的東流入海。

    禹通過自己的智慧,采用“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的方法,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

    另外,禹根據輕重緩急,還定了一個治理水患的先后順序,先從首都附近地區開始,再擴展到其它各地。

    相傳,在禹治理水患期間,應龍也前來幫忙。

    應龍早年跟隨著黃帝東征西戰,由于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

    物華變幻,斗轉星移,當大禹肩負起治理水患,拯救蒼生的重任時,應龍也前去幫忙,它以尾掃地而疏導洪水,立功甚大。

    禹治水一共花費了十三年的時間,在十三年期間里,禹三過家門而不回。

    其中有一次,當禹經過家門時,聽到屋里傳來嬰兒的啼哭聲,知道那是妻子為他生下了兒子。

    鄰居們都勸禹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禹卻說治水要搶時間,不能因回家而分心。

    鄰居們又說,不回家,那總得給孩子取一個名字吧。

    匆忙間,禹為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啟”,啟,也就是之后夏朝的第二代君主。

    禹用十三年的時間,終于治服了洪水,往日咆哮的河水,今日馴馴服服地平緩向東流去,歸入大海。

    天下百姓再次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禹因為成功治理了水患,而受到天下百姓的愛戴,舜在自己退位時,也將帝位禪讓給了禹。

    禹即位后,以陽城為都城,國號為“夏”,是夏朝的第一代天子,也是一位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

    ……

    看完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所有讀者們的心里全都感慨不已,怪不得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歷史上擁有諾大的名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新兴县| 襄城县| 许昌市| 张家川| 太白县| 巴东县| 宝坻区| 雷波县| 南靖县| 墨竹工卡县| 长沙县| 曲靖市| 克东县| 文山县| 鄂尔多斯市| 元阳县| 美姑县| 张家川| 墨玉县| 肃南| 泽州县| 河间市| 兰西县| 开封县| 郑州市| 固始县| 内江市| 泸州市| 苗栗市| 吉安市| 武平县| 玉环县| 南康市| 方正县| 曲周县| 山阳县| 连州市| 昌图县| 恭城|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