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哈哈!大家探討一下嘛。誰讓李凡先生只有‘天雨粟,鬼夜哭,驚天動地!’這幾個字呢。” “……” “天雨粟,鬼夜哭,驚天動地!”這是倉頡造字成功之后的天地異象。 這說明倉頡造字成功的意義非常重大,很多人為此激動萬分。 然而,“天雨粟”好理解,“鬼夜哭”則讓人議論紛紛,人家倉頡造字成功,你作為鬼魂,在夜里哭個什么?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釋,也都像模像樣,有些道理,大家爭來爭去,樂此不彼。 所有人都認為“天雨粟,鬼夜哭”,是李凡自己編撰的,但著名歷史學家岑庚的一條微博,卻讓眾人恍然大悟。 “在雜書《淮南子》中,有這樣一句記載,‘頡生四目,一事成,天雨粟,鬼夜哭也。’這句話的意思不難理解,說倉頡生有四目,因為做成了某一件事,而天雨粟,鬼夜哭。 在之前,大家都不明白,倉頡到底完成了一件,什么樣的驚天動地的大事?才使得天雨粟,鬼夜哭。今天看了李凡小友的《倉頡造字》,才終于解開了一直困擾著史學界的疑惑。原來,是成功造出了字。” 著名歷史學家沈從,也同樣在微博上寫道:“《倉頡造字》,這固然是李凡小友創作的一篇神話傳說,但從《淮南子》中的記載可以看出,這并不完全是神話傳說。 歷史上可能卻有倉頡其人,當然,真實的歷史上,文字應該不是由倉頡一人創出。 倉頡極有可能是我華夏文字的,發揚者和整理者,對于文字依舊有著不朽的功績。 文字的真正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或許永遠都會是一個不解之謎。但現在,我們有了《倉頡造字》的傳說,這已然足夠。” 看完兩位專家的微博,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天雨粟,鬼夜哭”,并不是李凡隨意編撰的,而是有真實歷史記載的。 而這,無疑又讓《倉頡造字》的傳說,變得更加的真實可靠。 當然,即便是歷史上沒有,“天雨粟,鬼夜哭”的記載,大家也有那種熟悉的,玄之又玄的感覺,這篇《倉頡造字》,就是歷史上已經失傳了,真實的神話傳說。 ……89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