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整個投稿通道里面,投稿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三萬份,李凡的投稿也如同其它的投稿一樣,并沒有掀起什么波浪。 但那注定只是暫時的,此時正在電腦前“審稿”的人,至少以千萬記,即便是李凡的投稿,就如同沉入大海之中的一顆石子,但總會被很多人看見,而一旦被人看見,它想再沉下去,就不可能了。 而最先看見那顆石子的人,卻是國家教育部官方。 由于每一個投稿賬戶都是實名認證,而國家教育部最為期待的投稿,就是李凡的作品。 因此,對于李凡的賬戶設(shè)置有特殊提醒,李凡一旦投稿,教育部官方便會在第一時間知曉。 有了上一次的《三字經(jīng)》,教育部官方相信這一次的勸學對聯(lián),李凡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教育部辦公室。 教育部副部長王學軍親自在審稿,當然,他審稿的數(shù)量極少,都是其他審稿人員精心挑選之后,傳到他這里來的。 現(xiàn)在,擺在王學軍面前的稿件共有十份,王學軍一一看過,還是非常滿意的。 這十副對聯(lián)都能夠稱之為精品,堂堂大華國,人才那是相當?shù)臐鷿? 只是,王學軍現(xiàn)在還并沒有確定,哪一幅對聯(lián)可以最終入選。 因為,投稿時間還沒有截止,現(xiàn)在還不斷的有新的投稿涌入投稿通道,萬一還有更好的出現(xiàn)呢?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凡的投稿還沒有出現(xiàn),在看到李凡的對聯(lián)之前,哪怕是對其它的對聯(lián)再滿意,王學軍也不會做出決定。 “部長,李凡先生的投稿出來了。”助理文筱敲門進來之后說道。 “哦?”王學軍心中一喜,連忙說道,“快拿給我。” 文筱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知道部長會這樣說一般,將手里的一張A4紙遞到王學軍的面前,她已經(jīng)將李凡的對聯(lián)打印了出來。 王學軍滿懷期待的往紙上看去,一副對聯(lián)最多也就十幾,二十幾個字,審稿只需要一秒鐘時間。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蓖鯇W軍情不自禁的將紙上的對聯(lián)念了出來。 這是他這次審稿以來,第一次情不自禁的直接念出稿件內(nèi)容,或許也會是最后一次。 沒有原因,王學軍就那樣自然而然的念了出來,仿佛那副對聯(lián)有魔力一般,讓人一見,就要情不自禁的念出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