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文筱見王學軍如此,非常隱蔽的吐了吐舌頭,心道:“原來部長第一次見到,也會念出聲來呢。” 王學軍念完之后,自己也是一愣,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怎么就情不自禁的念出聲了呢? 隨后便是抑制不住的驚喜和興奮,他就知道李凡的對聯一定不會讓他失望,如果說之前那些對聯是精品。 那么,李凡這一副對聯就是經典,不,應該是經典中的經典。 一副能夠讓人情不自禁念出聲的對聯,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優秀。 還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的某種魅力,而且,這種魅力還是對于任何人都有效。 這是李凡之前的“煙鎖池塘柳”,都不曾有過的。 “煙鎖池塘柳”當然也非常有魅力,但這種魅力更多的是針對于對聯愛好者,或者偏愛文學一類的人,對于普通大眾而言,或許并沒有什么感覺。 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一樣,任何人見到這一幅對聯,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都會被其感染,都會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 這樣的一幅對聯,就像是一臺發動機一樣,會給人提供一種源源不斷的動力。 它不僅僅只適合用于校園之中,它對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適用。 勸學勸學,可不僅僅只是勸校園里面的學生學習,任何人都需要學習。 王學軍越看這副對聯越是興奮,此聯無疑將會是,此次征集大賽最大的收獲。 …… 就在這一段時間里,“學海……”已經初露鋒芒。 有人在對聯的海洋里發現了它,一讀,頓時便感覺到了這副對聯的無窮魅力,手里的推薦票毫不猶豫的投出。 盡管所有的投稿都不會出現署名,但凡是看到這副對聯的人,幾乎都可以肯定,這副對聯一定就是李凡的對聯了,不會錯的。 于是,整個評論區更加熱鬧了。 “哇哈哈!我看到李凡先生的對聯了,但是我不會給你們說是哪一副。” “切!投稿中又不會出現作者名,你怎么知道一定是李凡先生的?你把對聯打出來,我幫你判斷一下,是不是李凡先生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