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成電一號的主體框架147噸重,其中框架部分90噸,約40噸都是天線質(zhì)量,剩下的10多噸則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散熱片。 “丁教授,nc也在進行類似的人造太陽計劃,請問您對您的同行們有什么看法嗎?” “丁教授,你是我們的大功臣啊!” 這個問題丁必筠可不敢含糊,畢竟如此高能且密集的微波的確可怕,成電一號的接受天線工作時可不能有人。 “丁教授,成電一號是否是某種秘密武器?” 畢竟那可是170兆瓦左右的電力輸入,哪怕微波轉(zhuǎn)換效率高達99%以上,浪費的部分依然將產(chǎn)生巨大的熱能,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拼命上散熱片,遍布微波天線全身。 丁必筠當然記得“約翰太陽”,那面超級大鏡子聽說nc真在認真搞,他一直專心逐日工程了解的并不多,但不妨礙說幾句漂亮話。 剛剛發(fā)射的就是成電一號的主體框架,提供太陽能電池附著的平臺,并搭載了兩個超級大的微波天線,分別用于發(fā)射和接收微波。 根據(jù)新遠的計劃,成電一號一共需要六次發(fā)射任務,分別是四發(fā)新遠三號將900多噸太陽能電池送上去,再由風暴號和即將發(fā)射的長城一號進行在軌組裝任務。 好在逐日工程受到了上面的強烈關注,地面施工蓉城政府解決了一部分,真實的資金消耗約在260億元上下,其中110億元由中央財政補貼,真實的地方出資不過150億元。 這兩個超級天線均為折疊設計,最大發(fā)射功率180兆瓦,最大接收功率100兆瓦。 “呃……某種意義上說它確實是一張超級大的船帆,除了照耀地球以外,nc還可以用它推動探測器或者飛船前往火星。” 丁必筠沒有給出正面回答,實際上這個問題很嚴重,蓉城的“人造太陽”就是因為需要頻繁修正軌道以抵消光壓帶來的位移,不難卻是個麻煩事。 (本章完)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