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丁教授,您如何看待六角大樓指責微波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 但等安排好的記者們滿意過后,其他請來的媒體尤其是外國媒體就不那么好打發了。 “好,好。” 不僅僅是航天局的人,還有蓉城、蜀川政府的官員以及數個太陽能公司、環保局、國家電網的人,堪稱超級大雜燴。 “任何過量電磁波都會對生物造成危害,所以我們的接收天線選在無人區并嚴格管理。” 然而這卻不是中年記者想要聽到的,他繼續追問: “熱烈慶祝‘成電一號’空間發電站主體框架成功發射” “丁教授,一個項目讓我們開張吃半年,謝謝您!” “您能解釋一下赤烏三號造成的秦嶺種族生態滅絕事件嗎,有信息表示數個村莊的村民都因無法忍受微波被迫遷走。” “哈哈……”記者是個長相詼諧的中年白人,他看上去并沒有那么強的攻擊性。 主體框架建造費用花去了25億,七次發射及任務總報價155億元,不算前期的驗證實驗,成電一號花去了212億元,比當初粗略預估的200億超支6%。 丁必筠和還保持著仰頭的姿勢,似乎擔心火箭突然掉下來一樣。 “有人說這面鏡子會被太陽吹走,您怎么看?” 一條條祝賀詞幾乎要把丁必筠淹沒,好不容易等他們說完又到了他的單人發言環節,但這還沒有結束,在最后的一段時間是媒體發布會,翹首以盼的記者們早就按耐不住了。 成電一號,也就是當初蓉城某委員會提出的空間電站正式名稱,經歷了近兩年狂奔,終于在今天開始了建設。 在蓉城的專用半封閉式巨型拋物面接收器建成后,地面能夠接收到155兆瓦到160兆瓦電力。 “這都是虛假消息,你已經提過問了,那位彭博社的記者請說,希望您不要再重復成電一號是秘密武器的謠言,太空什么秘密武器都沒有。” 如此熱鬧的場面讓在秦嶺大山里待了一年的他很有些不適應,艱難地應付著伸過來的一個個話筒,仔細回想之前準備的稿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