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波音認為,c822、c832、c810只要符合國際民航飛行安全標準,完全可以向icao申請適航證。 只不過我們認為它們的價格優勢并不大,可以做出一些細微的調整。” 在京城的談判現場,商航的現任總裁兼最高工程師曾祥冬有些意外。 他以前在空客干過高工,后來去了華航工業,輾轉之后成為了商航的總裁,目前還在忙的是宜州生產基地的建設工作。 而直接和他談判的是現任的波音副總裁謝潑德·希爾,他正好在華推銷波音787,昨天剛和麥克馬斯特見過面,今天做出這樣的回答讓曾祥冬非常意外。 說實話商航一直把最大重心還是放在了c822上面,在難以走出國門的情況下支線客機才是主要市場,c832不飛跨洋航線需求量注定不高,改成貨機的競爭力也不如舊客機。 波音竟然不反對?肯定有貓膩。 于是他交叉手指,試探地問了句: “我們也一直很佩服貴方在民航客運的巨大成就,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謝潑德:“你們追求全國產在我看來是一種性價比很低的方式,申請適航證時而且每一種子系統都需要經過很多檢測,如果將一部分組件替換為有資質的國際供應商,申請適航證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 “這我們當然有所計劃,只要質量合格,我們就會選擇更有性價比的供應商。” 謝潑德:“如果你們把發動機、航電、導航系統和機體都愿意外包出來,這兩種客機馬上就能投入航線運營。” “……” 曾祥冬就知道資本家不會憋什么好屁,關鍵部件都放出去那商航不就和c919一樣掙個辛苦錢,投入那么多資金研發的心血全都白流了。 這樣的放松條件還不如不給呢。 強壓住發火的想法,曾祥冬平靜地說道: “c822我們可以開放起落架液壓系統、部分機翼機體部分、內飾、apu也可以,c832要稍微少一些,除了航電、發動機部分,其他子系統如果國際供應商能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可以承包。” 這是他受指示的底線,如果c822和c832能不受限制出口,那產量就會暴漲,完全可以尋找好幾個國外國內供應商一起供應零件,只要關鍵技術握在手里利潤并不會減少,也不會有受限風險。 最值錢的當然是主機體、航電和發動機,這三大件以外其他的技術含量國內并不比國外差,有的是平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