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7月5日晚20點,曙光三號的上升器脫離起飛,準備和近地軌道上的指令艙對接。 在登陸地點旁的電視廣播攝像機看到登陸器上半部分富含棱角的上升器在噴出一陣氣體后就急速上升,因為月面極小的重力,他們起飛時就傾斜姿態以最快速度入軌,閃爍了幾下就消失在了畫面中。 剩下的著陸器周圍還放著很多設備和工具,約有三分之一的實驗項目都被取消,等待下一次任務再來繼續。 嚴格來講,曙光三號和阿爾忒彌斯二號都未能完成所有的預定計劃,在月球上待的時間也比想象中短得多,匆匆來,匆匆去。 “維克多,你還好嗎?” “耶,簡直太棒了,我從來沒以這樣的姿勢坐火箭。” 維克多的聲音稍顯沉悶,因為他現在的姿勢很奇妙。 因為艙內沒有更多的固定措施,他和科赫都得依靠艙壁的固定卡位才行,由于背后的維生背包太大,兩人都是面朝艙壁綁著的…… 此時恰好“門戶”也運行到了月晝面,里德·懷斯曼終于成功和他們取得了聯系。 “謝謝你們,維克多、克里斯提娜,你們都是最勇敢的阿美人,伱們都是前所未有的英雄。” “呃……待會再聊老兄,張說我們馬上要和指令艙對接了,我們地球再見。” 對接過程也是全自動的,丁繼華從指令艙那一邊打開了艙門。 離開前是兩個,回來了四個。 張智光和方林放棄了幾乎所有取樣任務,只一人抓了一小把可能有兩三公斤作為紀念意義,但好在收獲了加起來一百多公斤的兩個人類和阿爾忒彌斯二號艙外行走宇航服(破損紀念版)各一套,也不算太吃虧。 曙光飛船的指令艙本來就能支持最大7人駐留,所以五個人擠在這里面也還好,就是艙內物資多了些。 由于月面上的四人帶回來的月塵殘留量嚴重超標,指揮中心決定放棄他們返回后和烏兔空間站的對接任務,免得空間站也被污染了。 轉而由丁繼華在上午的時候先去了一套拿了些物資以及實驗樣本再脫離,準備接了人就立刻啟程回家。 現在看到四人和上升期內部的情況,丁繼華才知道下達這個命令的必要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