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90噸,90噸,110噸,110噸。“ 克萊爾掰著指頭細數著過去四天從瓊州發射的載荷,然后將四根手指在一群人面前晃來晃去。 “如果我們也能在短短的時間里把這么多的物質發射到太空中,下周就能登上月球。” 這里是naa的總部,現在匯集了從老牌竣工復合體波音洛馬再到空叉藍源的十幾家實力強勁的太空企業。 新遠接連四天發射大火箭,克萊爾連著四天挨議員批斗,全靠總統力保才沒被辭職。 前者積攢了半個多月的產能集中釋放,立刻就展示出了瘋狂的力量,讓老航天人膽戰心驚。 已經持續一周高壓狀態的克萊爾迅速召集起了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企業,開始清點家底看有什么辦法能夠再為脫韁的阿爾忒彌斯二號加速。 波音的代表最先舉手“截至到現在,第二發的殼體已經建造完成了,但檢驗還需要不短的時間,我們可以保證最早7月中旬能進入待發射狀態。” 洛克希德的工程師緊隨其后“獵戶座飛船完全足夠,你們都知道的。” peax的代表是湯姆·穆勒本人,他也很有信心 “我們有七枚獵鷹9號火箭,重型獵鷹所需的加強芯級已經制造好了一枚,下一枚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所以peax可以提供兩發重型獵鷹火箭。” 在阿爾忒彌斯計劃正式開始時重型獵鷹尚且是個概念,雖然b構型并不新穎可靠性很高,但當時很多人認為27臺發動機的可靠性值得懷疑,所以當時重型獵鷹火箭被列入計劃只是權宜之計而已。 但到現在為止重型獵鷹已經發射了三次,足夠證明其可靠性。 克萊爾將目光轉向藍色起源的代表。 “呃,‘藍月’著陸器進度很好,第一架可以在6月交付,但它的設計相比較最初修改了太多,我們最好有兩個月的時間去驗證它的可靠性。” “要相信計算機的進步!”克萊爾打斷了后者,藍色起源沒有peax那么爭氣,但好歹也是naa扶持的第二大航天企業。 “‘藍月’需要一發重型獵鷹或者,燃料也需要這么多,你們的新格倫火箭呢?be4發動機已經通過了試車才對!” 敲打了一下慢吞吞的藍色起源,克萊爾才重新回到正題 “也就是說,我們最早能在七月底滿足登月所需的全部條件,這應該會比華國人的長征十號提前一些,但不會太多。 先生們,我想說的是我們太慢了,我們需要有四個月以內就能生產一發的超級火箭,最好是可復用的,我們也要能夠在四天內將500噸的載荷發射進入太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