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擴建國際空間站,這是一個大項目。 首先i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而且是真的物如其名。 naca在深空探測、航天動力方面有著深厚的底蘊,但是并不擅長大型在軌航天器的建造。 原因還得歸結于上個世紀的太空競賽,阿美在阿波羅計劃贏得登月以后就有些膨脹,并不太在乎在近地軌道發射區區幾個艙段。 當然也不是naca就沒興趣執行近地軌道人員常駐任務,實際上這個項目已經包含在航天飛機計劃里。 第一架入役的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其實應該叫做太空實驗室而非單純的往返飛行器,它的機艙內安裝了相當多的實驗設備,而且也沒有后來航天飛機的可開合貨艙,自身就能在軌道長期駐留。 更何況一架航天飛機也一百多噸了,比前聯盟最開始的空間站還大。 而聯盟在發現自己的國力難以再支撐登月之后就選擇了近地軌道空間站的建造,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國際空間站最開始是阿美想帶著歐洲小伙伴一起,甚至是自己單干的,但是由于經驗的缺失加上冷戰結束經費的斷崖式下跌,最后不得不把露西亞拉了進來。 這些年有時候兩家吵架的時候露西亞就會說讓國際空間站“分家”,因為如果i沒有了露西亞艙段的功能支持還真維持不下去…… 就連擴建也是,不能忽略露西亞的意見。 蒙塔爾在i召開會議之前先私下找露西亞航天局通通氣,得到的反饋是模棱兩可。 尤里·鮑里索夫通過rt發表了一大通廢話,蒙塔爾細細琢磨之后只看出了兩個字:要錢。 露西亞航天局因為無力加入現在的登月競賽反而成為了被拉攏的香餑餑,前幾天意、髮聯合研制的艙段對接天宮空間站后他們也表示會和華國進行一系列空間站合作。 當然具體內容也是模糊不清,其實就是早就打好主意待價而沽。 現在i擴建讓露西亞出力可以,但是錢必須到位,哪怕主要的桁架部分需要依靠航天飛機。 蒙塔爾對此也無可奈何,露西亞還真拿捏住了痛處,畢竟naca又沒法噌噌噌再造一個超級空間站。 但是隨著前進號在太空逐步成型越來越接近完全體,參議院也更加不滿意,擴建一定是要有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