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1月17日,完成了第四次空間站7日旅游航班的團結號航天飛機帶著4名外國富豪和名本國富豪返回。 五名將在1月上太空的航天局研究員站在新遠發射場的塔樓里,全程看到了團結號航天飛機以極其平緩的姿態降落,在地面滑行了3800米左右停下。 這一次任務與之前有很大不同,新遠第一次嘗試用自動駕駛系統接管降落而非駕駛員手動操控。 試驗相當成功,團結號的返回路線都是程序自動計算,地面挑不出任何毛病,這意味著團結號的安全系數更高了。 發射管理局的黃局長笑嘻嘻地說道: “天宮進修班的學員們,團結號整備完的下一次發射可就是你們了喲。” 因為名義上是太空學習,所以現在內部都管每年的進修名額叫做天宮空間站的進修班學員,也沒人覺得有什么不妥。 經過有計劃的訓練,五名專家雖然年齡和身體狀況都不是完美,但也符合條件,可以進行發射任務。 其余四人都有些喜不自勝的意味,只有何倘有些悲苦。 唐偉天知道是為什么,就在前天,長征六號甲芯一級低空垂直降落試驗失敗,炸了一枚芯級。 長征六號甲是長征六號的衍生發展型號,原世界線設計是芯級兩臺yf100發動機加上四枚10噸推力的固體火箭助推器,700公里o軌道運力4.噸左右。 現在沒必要了,新·長征八號的o運力就與老長征六號甲持平,還是可回收,所以長征六號甲的構型自然也發生了改變。 leo運力10噸到噸由長征八號、七號覆蓋,噸以下的小型火箭是長征六號,所以到10噸的區間是空白區,沒有廉價的可重復使用火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航天局決定在長征六號基礎上發展一款近地軌道運力7到8噸左右的中型單箭體可回收火箭,承接研制任務的依然是六院。 何倘經過謹慎思考以及對于未來的火箭回收技術預研,大膽地決定發展芯一級使用三臺yf100k,leo運力在8噸左右的長征六號甲火箭。 三臺yf100k能輸出390噸的地面推力,二級發動機為一臺yf11b發動機,三級使用一臺yf0毒發,起飛質量88噸,內陸回收運力6.9噸,海上或者瓊州回收運力8噸。 設計不是最優,但是最便宜,箭體依然是全箭3.3米,沒有新技術。 唯一特殊的就是芯一級擠下了三臺yf100k,對回收控制系統要求更高,所以先造了一枚芯一級進行1000米低空懸停以及回收測試。 這與未來長征九號的回收發動機布局和數目相同,相當于為以后做準備,同時增加技術庫的資料。 降落倒是一次成功,結果不知道為什么落地十幾秒后突然起火,引燃了剩余的燃料發生爆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