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在大家都相信百噸級航天飛機不行時,新遠卻在默默地推進著h2的項目。 6月1日,一架通體灰白的h1型航天飛機裝上伊爾62,從b級基地起飛,前往新遠航天發射場。 外界紛紛猜測這是新型號的h1改型,或者是沒有涂隔熱材料的特殊試驗機。 結論也差不多,這是一架專門制造的無人驗證機,用來驗證h2的有關技術。 它的表面之所以變得灰蒙蒙的,其實是換裝了全新的隔熱瓦。 h2為了能夠降低使用成本,決定使用可以在整個服役生涯里都不換的隔熱瓦,并且連為一體,徹底斷絕風險。 于是新遠的工程師們給這架h1采用了預計會用在h2上的融合式隔熱層技術,內部非常復雜,不可更換,可以將承受熱量最多的底部進行熱量轉移,使全身的隔熱層均勻消耗,直到完成100次的飛行壽命。 這一套隔熱層的價格極其昂貴,占據了這架h1造價的一半還多,但如果能換來整個生命周期完全不需要復用,那就很值得了。 6月4日,內部代號h1的試驗機在瓊州航天發射場由新遠五號乙帶飛,回程時沒有降落在瓊州,而是直接返回了新遠機場。 新遠對外宣稱是進行了一次h1重大改進型號的飛行試驗,留給各大航天機構一團疑問后就不肯透露任何消息。 nc也看不出什么東西,只能再催一催內華達山脈公司,讓他們再度提高追夢者的進度。 …… 空間飛行器設計部,肖岡田擺弄著巨幅的太陽系星圖,將一個個磁吸圓釘放在上面,林炬在他身后,隨意地就坐在桌子上。 “老板,真的要進行如此宏大的計劃嗎?” “是的,最好在十年之內,我們要盡可能完成太陽系內的行星探測,取得基本數據,為無人或者有人登陸做準備?!? 林炬說完,也拿起一個磁吸釘,放在了木星的二號衛星,歐羅巴的上面。 他來找肖岡田自然是安排任務的,肖岡田特長于空間飛行器設計,于是林炬就讓他來組織向整個太陽系的所有行星發射探測器,最好要登陸。 包括八大行星、小行星帶,木星、土星的幾顆衛星等等,極度復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