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小看這兩塊錢,每公斤的運輸單價可是降低了36.6%! 同樣是運輸360噸貨物,假設價格都按10元一公斤算,安1250一次飛行和波音747貨機4次飛行,前者的利潤能多出70萬,利潤上升40%。 而且安1250設計可是機艙塞360噸,機背還能背500噸,機背不放東西,實際上油耗還可以降低一些,飛起來后可以只開四臺或者六臺發動機,節約燃油。 只要安1250一次性貨艙塞超過245噸貨物,就能在經濟性上超越波音747。 但這是順豐,以他們的龐大快遞網絡,得到安1250之后就能接更多大件,湊足360噸載荷還是不難的,買一架專飛繁忙且機場標準高的航線,有大型機場作為依靠,的確比老舊的波音747更省事。 更何況,有這么大一架飛機刷上順豐的涂裝,可是一件既漲面子又漲股價的好事。 只不過安1250的使用條件有些苛刻,能協調到的機場和剛好能在期望的時間湊滿貨物的航線都不多,所以順豐決定先買一架試試。 所以在新遠公司,就發生了順豐公司打算豪擲60億購買一架安1250的一幕。 其實還真不算太貴,換算成美金差不多10億,波音747一架也要3個多億美金,安1250和三架波音747哪個更值錢還是有數的,單當貨機用絕對劃算。 而且還能帶來一個華國特有buff:國產。 你使用的國內快遞公司,使用的全華國自產的華國大飛機給你運件哦,就沖這一點漲1塊運費就問題不大,相信也有很多人愿意支持國產。 還有一點,任何東西國產化都有一個特點:維護保養更便宜。 就算是都看在華國企業的份上,他們就都相信安1250的保修政策絕對沒波音和空客一樣霸道。 對于這樣的買主,新遠也沒有理由拒絕,更何況60億是真的賺! 安1250算上研發費用單架才花了25億,如果生產三架平均成本就只有20億左右,等于這一架飛機就賺回來40億,把研發成本和兩架飛機的錢全補上了! 當然,訂單不止這么一架,更多的來自軍方。 一架安1250有多重要?貨艙尺寸的7.5*6.9*100米,99a坦克55噸,長寬高分別為7.6米,3.50米和2.45米。 安1250的貨艙是特別加強過的,塞6輛99a當然不能并排放應力太集中,但如果是兩側錯開分布還是沒問題的,即使這樣排開也不過占用46米長度,330噸重量,貨艙還能塞30噸,相當于半個運20。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