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可是運行時預計質量達到兩千噸的空間站!還是離心式的! 安德羅夫:“今年我們將發射兩個核心艙,然后把六個輻條艙發射上去,并由h2大型航天飛機安裝,通過在外部固定衍架提高強度,然后繼續發射乘員艙。 至于六個服務艙和六個乘員艙可能要持續到明年才能發射完畢,前進號空間站也會在2018你那之前投入試運行?!? 大佬:“這么多東西,至少要發射二三十次重型或者巨型火箭了?!? 林炬:“所以安1250很有必要?!? 但這還沒完,安德羅夫繼續補充: “人體能正常生活的旋轉最大角速度也不過2圈每分鐘,所以前進號僅僅是一個開始,或者說驗證型,未來的離心式空間站要提供0.6g左右的重力,旋轉速度降到1.5轉每分鐘,半徑約在240米左右,這樣才能支撐數年的太空生活,為進入深空做準備。” 跟隨大佬一起來的佘院士思考了半天,聽了安德羅夫的話之后思路馬上被打開: “你們已經在計劃深空航行了?!” 安德羅夫點頭:“火星旅行如果用上核熱發動機可以將來回縮短到4個月到6個月,但如果再遠些,木星、土星、甚至是到柯伊伯帶,乃至于星際旅行,在沒有以引力為原理直接作用的重力裝置或者亞光速飛船的前提下,離心式空間站是我們唯一保持重力的手段。 當然,這些離現在還很遠,但早做準備是很有必要的,況且前進號還可以作為太空港口的雛形,為人類提供劃時代的常駐型太空港,使航天員不再需要每天長時間鍛煉保證身體機能,節省出來的時間對于太空來說很寶貴?!? 深空航行或許對于地球上的其他人來說是只是一個設想,就算是看推到下個世紀都沒問題,但林炬相信系統的任務只會越來越難,載人航天到載人登月的跨度就已經不小了。 要是之后直接來一個建設木星科考站,那才真是傻眼。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