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航天局很快對下屬幾個院通告: 新遠宇航動力將參與到國家航天總體工程中來,你們研究研究有什么任務可以借助他們完成? 當然有。 首先是五院,唰唰地扔出了一大堆的方案交上去,最上面的就是空間站。 按照原來的計劃,華國的空間站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天宮一號驗證在軌對接技術,第二步是原定明年發射的天宮二號,是天宮一號的備份再熟練熟練,第三步是借助長征五號建造未來屬于華國的大型空間站。 經典的三步戰略,也是基于航天局運力基礎上的務實計劃。 但現在新遠二號往那兒一擺,負責空間站的五院坐不住了。 這可是能往近地軌道打45噸載荷的重型火箭,長五的極限也就30噸,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天宮二號其實帶有一定的無奈,受長征二號f的運力所限制。 但現在如果能用新遠二號,為什么不一步到位開建大型的第三代空間站? 新遠二號的直徑有6米,那么空間站的直徑可以有7到8米,長度可以達到30米都沒問題,再配上40多噸的重量,內部空間隨隨便便超過500立方米,是天宮一號的十倍以上! 就連原定的第三代空間站計劃也受長五的限制,現在看來都能更大更重。 不需要擔心運力限制的五院直接放飛自我,幾天就趕出來了幾個魔改版的第三代空間站計劃,至于天宮二號只是未來計劃中的一個艙段,要不是怕浪費可以直接扔掉。 以前受限于火箭直徑和重量,導致空間站的對接口設計為節省空間的直徑85cm圓口,效率低面積小,現在直接改2x2m的大方口,漂亮又實用。 核心艙噸位才22.5噸?直接翻一倍到45噸,兩個六面體節點艙,拓展能力max。 甚至大佬還看到遠期的旋轉離心艙段計劃,為火星登陸飛船做前期論證??? 大佬直接略過放到一邊,拿起下面的,結果更嚇人。 “華國載人登月工程計劃” 放下,再拿起一本: “月球常駐科研站計劃” 放下,拿起下一本: “關于載人登陸火星的飛船方案構想極其論證研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