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卷一、道法祖庭95.天師之位歸屬對雷俊來說,大師姐許元貞回山是個好消息。 但對另一些人來講,聽說這個消息,心情可就復雜了。 天已入冬。 府中一間大宅的院落里,寒風料峭。 院落中央擺放一張四方石桌,桌邊圍著四人,三坐一立,除他們之外,再無旁人。 “三叔,二姐,為今之計,需要我們一起拿個章程出來。” 邀請其他三人前來此地的李紫陽徐徐開口。 今天,是一場宴不成宴的家宴。 他的身份也并非天師府高功長老,而是信州龍虎山李家的族老。 “除非能立即找天師劍回來,否則說再多都沒用。”李紅雨面罩寒霜。 四人中唯一沒有落座的李正玄垂首:“此事責任,全在正玄,愧對本派歷代祖師,愧對李家歷代先祖。” 外貌蒼老的李松嘆息:“不獨正玄一人責任,老朽也低估了于青領。” 李紫陽輕輕搖頭:“三叔,天師劍一事,只能委屈正玄一人擔起全責,若不然,連天師袍也要離我們而去了。” 李松聞言默然。 李正玄后退一步,向面前三位長輩無聲拜倒。 “離就離,自己沒本事保住,能怨誰?” 李紅雨哼了一聲:“天師之位能者居之,昔年祖父、大伯、家父,哪怕再加上李蒼霆,哪個不是同輩人中的佼佼者,外姓人不靠圍攻,誰能勝他們? 如今輪到我們技不如人了,天師袍在手,我不懼許元貞,可那又如何?依仗天師袍,我已是輸了。” 李紫陽輕嘆一聲:“二姐,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我們李家上下,輸不起啊。” 李紅雨閉上雙目深呼吸,但未反駁。 姑且不提黃天道那邊,眼下天師府內,局面微妙。 李氏尚有四大高功長老。 就算真讓出天師之位,只要內部團結,就仍是天師府最大勢力,不懼外姓生出清洗報復的念頭。 但重要的是人心。 李氏有沒有暫時蟄伏,反攻倒算的想法? 外姓會不會提防李氏反攻倒算,因而想著先下手為強? 李氏要不要警惕,外姓將來分化瓦解清洗李氏? 種種猜疑一旦形成,縱使暫時不成氣候,甚至長時間不生根發芽,但終究讓人心中不安。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有些事從一開始就不能有念頭。 一旦有念頭,就有轉變為現實的可能。 尤其是如今天師府年輕一代弟子中,李氏漸漸有些后繼乏力。 中三天授箓弟子里,尚有李軒、李空等中堅力量。 下三天傳度弟子里,勢頭已經開始有些弱了。 李銘、李穎、李振昌等人,連帶和李氏有姻親關系的夏清他們,雖然都是杰出人才,但面對外姓子弟無法占優。 李家四大高功長老中,李松年事漸高,李紅雨、李紫陽年齡也全在姚遠、上官寧、元墨白之上。 更別說跟許元貞、唐曉棠比誰更能活了…… 李紅雨坦然承認自己不及許元貞,技不如人。 她自己想全身而退也不難。 但她無法保證李氏后裔這一退,身后是不是萬丈深淵。 “事情,還沒到最壞的地步。”李紅雨徐徐說道:“上官師妹不好說,元師弟尚可爭取。” 她沒提素來支持自己的姚遠。 倒不是擔心姚遠起心思反李。 而是姚遠現在處境也很尷尬。 陳易這一叛逃,而且掛上血河派奸細的標簽,他師父姚遠也受牽連。 身為府中高層,姚遠倒不至于真的因此倒大霉,也不至于有人懷疑他堂堂高功長老也是血河派奸細。 但最少一個識人不明,是跑不掉的。 眼下姚長老雖然沒自己懲戒閉門思過,可話語權無疑降到最低,主動避嫌,不就事發表意見。 除非天師府再來一次內部大火拼,真正動起手來,姚遠才可能再次出山。 否則在那之前,他都不會輕易表態。 真要是撕破臉全武行內斗,那姚遠站在哪邊,對李氏來說,恐怕更不好講…… “做多手準備吧。”李紫陽輕聲道:“眼下最重要的事,首先是我們一定要團結。” 李松言道:“正玄去后山守陵思過,此外除了元師侄,紫陽你和方簡談談,紅雨你請上官師侄一見吧,老朽修書一封,送往蘇州楚族。” 李紫陽心情有些沉重地點頭。 此時此刻,大唐帝室和方族、楚族的支持,極為重要。 李松掃視其他三人,沉默片刻。 這位天師府如今輩分最高的長老,少見地猶疑。 良久之后,他終于重新開口:“如果事情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 ………… 龍虎山內,氣氛似松實緊,風暴在暗中醞釀。 龍虎山外,反而漸漸有塵埃落定的跡象。 黃天道、血河派、陰山峒,全部敗走。 天師府門下弟子在師門長輩帶領下,開始清理戰亂波及之地,做善后處置。 青山間,幾個天師府弟子匆匆而行經過。 少頃,山林中出現另一個人。 一個面貌清秀的青年,衣著普通,但目光懾人。 赫然正是叛出天師府逃亡的陳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