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解去道髻,脫去道袍,喬裝打扮,晝伏夜出,背離龍虎山向遠方而行。 為避免行蹤泄露,遇上天師府弟子,他能避就避。 但心中一股憤懣之情,在不斷蓄積。 “上清雷府洞天,終究是沒能進去……” 陳易轉頭回望龍虎山方向,眼下已經望不見那山頂雷云仙境: “早知如此,不如冒險強行試試。” 當初他以為自己只要能成功授箓,終究有正當機會進入上清雷府洞天,因此雖然心急,但還是強行忍耐。 現在,正當機會算是不會有了。 但是…… “終有一天,我會回來!”陳易一字一頓,從牙縫里擠出八個字。 最后再望一眼龍虎山方向,他轉身決然離去。 ………… 天地廣闊,不僅僅只有大江南北山河。 一路向北去,如今已是風雪紛飛的時節。 晉州,處于大唐正北方。 世人皆知,在這里,最有效的命令,不是皇命。 最有力的聲音,不是大唐帝室張姓的聲音。 這里,仿若國中之國。 屬于葉氏。 大唐五姓七望中,兩葉之一的晉州葉氏,也稱晉州葉族。 風雪之中,葉族祖地,溫暖如春,四季常青。 主宅內,一個老者默默讀信。 在他身前,站著幾人,不發一言,靜候吩咐。 老者讀得很慢,良久后才開口:“天師劍,遺失了啊。” 站立幾人中,為首一個中年男子,仿佛飽學大儒,束手而立,恭敬回答:“是,父親。” 老者放下信紙輕嘆:“李清風身隕,天師印不歸,天師劍也遺失,李氏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他看向面前幾人:“你們怎么看?” 雖然族中規矩嚴,但老者既然發問,中年男子便即當先恭敬答道: “李氏中人,多半不退,有不舍,也有不敢。 如果李氏不退,天師府有再次內斗甚至徹底分裂的可能。 至于最終結果……孩兒這次仍看好李氏,許元貞雖強但獨木難支。 元墨白、姚遠更可能中立,上官寧奉唐廷之命,更可能相助李氏。 不論李氏如何在天師府內發展,他們對唐廷尚算忠心。 如此,許元貞加上唐曉棠,是二對五的局面。 不過如果當真開戰,天師府就更虛弱了,怕是接下來馬上有更多風雪吹向他們。” 老者不置可否,目光掃過其他人。 事實上,葉家人大多不覺得,這個結果有什么不好。 其實嚴格說來,大家相距雖遙遠,但五姓七望中,晉州葉族也是和天師府關系相對不錯的名門世家。 屋中老者,如今的晉州葉族一族之主,當年同第二位、第三位李天師兄弟二人,甚至可算故交。 正是在這位老者的相助下,信州李氏一族,才加速崛起壯大。 唐廷扶持各大宗門圣地,對抗儒學名門世家。 各大世家屹立多年不倒,又豈會沒有反制手段? 只是有些人選擇的手段比較激烈。 而有些人選擇的手段,比較柔和。 對老者來說,如果一定要他在多一個同類和過一個宗門圣地中做選擇,他會選前者。 信州李族,優于信州道門圣地龍虎山。 因為后者可能源源不斷催生出更多的李族…… 眼下,李氏到了關鍵時刻,天師府同樣也到了關鍵時刻。 “龍虎山的消息,從今天起,報得更密些。”老者最終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吩咐一句。 他面前眾人連忙應諾。 老者將手中信紙放在燭火上點燃,換了話題:“其他地方,都有什么消息?” ………… 雷俊在元墨白的宅邸等候,王歸元陪他一起。 沒多久,唐曉棠也跑來了。 “師姐呢?沒來小師叔這邊?”唐曉棠好奇。 雷俊師兄弟二人都搖頭。 唐曉棠落座,上下打量雷俊一眼,笑道:“不錯,不錯,法壇三層圓滿了?” 雷俊:“是啊,就在這兩天。” 唐曉棠:“那就好好準備三重天到四重天的天塹劫難吧,我送你的元心靜玉雖然能幫上忙,但也不是絕對把握,只能從旁輔助,主要還看你自己。” 王歸元感慨:“雷師弟修為提升真是一日千里,叫人不得不佩服。” 前些天,他從雷俊、元墨白口中聽說天師印之事,也少見地不淡定,眼珠子幾乎鼓出來。 不過,等他回過神來,第一句話就是:“師弟,你可千萬不敢大意,這東西固然是寶,但更可能是大麻煩啊!” 雷俊則拍拍他的肩膀:“現在,師兄你也成了知情人,可以跟我一起承擔這個麻煩了。” 王歸元:“你剛才說什么來著?我已經忘了!現在年紀大了,記性確實不好……不對,是耳朵不好使了,剛才你說什么我沒聽清!” 他聽不聽清,雷俊就不做理會了。 相對而言,雷俊更關心大師姐許元貞這趟回山,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唐曉棠顯然也頗感興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