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逆水行周》
第(3/3)頁
“對于實業主來說,工場生產是主業,工場、自由勞動力以及市場是不能沒有的,若沒了,實業主也就完蛋了。”
“所以,總體來說,地主依舊是地主,即便經營了些許實業,卻只是副業,和實業主是有區別的,總不能...總不能一個人手里拿著鍋鏟就變成了廚子,對吧?”
“實業主階層的生產資料、生產關系,和地主階層是不一樣的,地主如今是日子過不下去,才做副業補貼家用,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嘛!”
“所以,這還是道選擇題。”
宇文旭越說思路越清晰,而韋挺越聽心越驚:你不可能有這種見識,而那什么‘生產資料’,‘生產關系’,典籍上可從來沒有出現過。
這種詭異的知識是誰教的?
韋挺知道一定是天子教的,并且已經在宇文旭腦海里生根芽了。
如此一來,他要想把外甥的想法轉過來,難度不小。
天子一直在針對士族,用軟刀子割肉,以科舉限制士族子弟入仕,以展工商瓦解莊園,這一點,有識之士都看得出來。
大家對此無能為力,因為這是陽謀,天子堂堂正正行事,若講道理,誰也講不過天子。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太子,希望太子將來繼位后能夠“從善如流”,然而太子看上去不太可能改弦更張,估計自幼被天子教育,思維定型了。
所以,大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皇太孫身上。
現在,韋挺是看出來了,多年后,若宇文旭繼位,很大概率會繼續祖父的政策,將士族逼至窮途末路:要么完蛋,要么轉型。
天子出這道選擇題,就是要看看皇孫的傾向是什么,說的是地主和實業主,實際上指代士族和工商。
當今天子,用了差不多三十年,把士族的經濟基礎莊園弄得幾近崩潰。
大量佃農、莊客出逃,加上糧價、布價持續多年走低,使得莊園的經營成本大漲,收益卻大減,于是不得不轉型。
要么種植經濟作物,要么從事一直看不起的賤業(工商),開設各類作坊、工場。
但是,正如宇文旭所說,許多士族轉型開辦的小作坊和工場競爭力不行,只是做到了溫飽,遠談不上賺大錢。
想要賺大錢,就得上規模,一旦工場上規模,那就是不歸路,再也回不了頭,得把實業當做主業來做,畢竟機器可不便宜。
那么,把實業當做主業來做的士族,還能稱之為士族么?
韋挺經常思考這個問題,現再這么下去,士族真就要不可逆轉的“變質”了。
士族在經濟上不得不轉型,在仕途上,因為當今朝廷已經斷了士族靠著門第、名望入仕的路子,士族子弟想入仕當官,可靠的途徑就只能是考科舉。
科舉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量寒族、工商子弟拼了命的讀書,為的就是通過科舉做官,士族子弟面臨數倍于己、瘋狂做題的普通考生強有力競爭,想要脫穎而出是越來越難。
再這么下去,很可能會出現許多士族接連兩、三代人無仕宦,或者入仕后無法位居高位的情況,在政治上變成無根之木。
累世二千石為世家,沒有了累世為官,又沒有富貴、顯赫的姻親,士族就只有門第、郡望引以為傲,可那是祖宗的榮耀,兒孫不努力、不能躋身高位,家道中落不可避免。
這樣的例子,數百年來比比皆是,韋挺就知道一些例子。
譬如當年衣冠南渡時,瑯琊諸葛氏和瑯琊王氏并稱“王葛”,結果沒過幾代人,人們只知道瑯琊王氏,瑯琊諸葛氏已經淡出視野。
原因就是諸葛氏子弟的仕途不順,于是門第下跌,泯然眾人。
“阿舅,看來若是要二選一,實業主可比地主有前途多了。”宇文旭興奮的說,他終于想到了答案:“說到民以食為天,如今中原各地,不一樣有新式農場提供糧食么?地主的莊園又不是不能替代嘛!”
“啊..這話也沒錯....”韋挺敷衍著,看著興高采烈的宇文旭,又看看花園里泛黃的花木,心中一嘆:
大勢已成,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江安县|
泰兴市|
潞西市|
郓城县|
夏邑县|
容城县|
岐山县|
靖宇县|
遂宁市|
五河县|
邓州市|
内江市|
邮箱|
宁明县|
舒兰市|
阜平县|
合川市|
辽中县|
林甸县|
潼南县|
德庆县|
冕宁县|
景宁|
香河县|
正镶白旗|
乐昌市|
永胜县|
炎陵县|
确山县|
民权县|
永靖县|
普兰县|
临沂市|
长海县|
称多县|
绥宁县|
新昌县|
凤翔县|
广丰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