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制衡-《逆水行周》
第(1/3)頁
再好的制度,因為也得靠人來執行,所以這種制度實現的所謂平衡,遲早會因為人的因素而崩潰。
這是宇文維城看史書后獲得的心得,此刻,他在東宮書房里,看著《晉書》的草稿,想要從曾經發生的歷史中,找到論據,以便向父親請教一些問題。
司馬氏的晉國已經滅亡百余年,其間,有史家編撰《晉史》或《晉紀》,累計足有二十余家,流傳于現世的就有十八家《晉史》類書籍。
現在,朝廷決定重修《晉書》,宇文維城看的就是初稿。
在其中,他關注的是一件歷史事件。
晉武帝司馬炎,煞費苦心為其低能太子司馬衷構建的一整套權力制衡體系,到底是如何崩潰的。
司馬炎的太子司馬衷,即后來的晉惠帝,智力有問題,曾說過“何不食肉糜”的話,被宇文溫當做反面例子教育宇文維城。
但是,宇文維城也是從父親那里聽到評價:司馬衷并不是白癡,只是智商低下,畢竟后來好歹說過“此嵇侍中血,勿去也”的良心話。
之所以說出“何不食肉糜”,無非是自幼養于深宮,所以不知民間疾苦罷了。
那么司馬炎為何要立這么個低能太子做儲君呢?
宇文維城自己做了分析。
司馬炎面臨著同母弟、齊王司馬攸的壓力,司馬攸被過繼給叔父司馬師做嗣子,表現出色,朝野要求立司馬攸為皇太弟的呼聲很高。
司馬炎不是沒有智力正常的兒子,皇后楊氏給他生下三子,長子夭折,次子司馬衷、三子司馬柬,司馬柬就很正常。
國之儲君,立嫡立長,司馬炎要把皇位傳給兒子而不是弟弟司馬攸,就只能死保司馬衷為太子,否則若是舍司馬衷改立司馬柬,根本就繞不過第二選擇、呼聲最高的齊王司馬攸。
此外,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自幼聰慧,司馬炎覺得皇孫將來一定能成為好皇帝。
所以,即便大家都知道司馬衷智力有問題,司馬炎梗著脖子硬說兒子沒問題。
但是,他也知道低能兒子若當了皇帝,恐怕要出事,于是設計了一個權力制衡的架構,要保司馬氏和他司馬炎直系血脈的江山永固。
這套權力制衡架構,由雙外戚也就是楊氏(司馬衷的母族)、賈氏(司馬衷的妻族)、宗室諸王加上貴族勢力構成,相互牽制掣肘、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元阳县|
文成县|
蒙山县|
双峰县|
昌平区|
沐川县|
长白|
靖江市|
弋阳县|
安多县|
建昌县|
尤溪县|
丹寨县|
平利县|
张北县|
赞皇县|
柏乡县|
大丰市|
嘉义市|
永年县|
瑞丽市|
横山县|
油尖旺区|
治多县|
和田县|
都江堰市|
长治市|
巴塘县|
米易县|
枣庄市|
洛扎县|
孝感市|
蒲城县|
靖州|
津市市|
高密市|
高雄市|
济南市|
丹寨县|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