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巨獸-《逆水行周》
第(2/3)頁
“回大王,通常而言,普通鐵礦的含鐵量,在三成左右,若有五成,便是富礦,大冶鐵礦石含鐵量在五成左右,下官便以此推算。”
“要煉出一斤鐵,需要兩斤礦,而要熔化一斤礦,就要三斤木炭,當然,如今用煤炭(焦炭),從寬了計,等同于熔一斤鐵礦要兩斤煤炭,畢竟煤炭熱值高...”
“這高爐燒的是煤氣,且不計制作成煤氣的損耗,依舊以一斤礦消耗兩斤煤計,那么...”
“單座高爐日產鐵十萬斤,所以日消耗鐵礦石二十萬斤,消耗煤炭四十萬斤。”
“若以七座高爐全年(八個月)的消耗來看,就是消耗鐵礦石三億三千六百萬斤,消耗煤炭六億七千兩百萬斤。”
宇文維新聽到這個數字,不知該說什么,這種以“億”做單位的鐵產量和原料消耗量,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圍。
父親讓他到大冶走一圈,一開始他還覺得無聊,現在身處大冶,看著眼前這個巨獸,他終于明白父親的用意何在。
眼下,有識之士都會意識到鐵路、火車的好處,可要修建鐵路就得有足夠的鐵料制作鐵軌、道釘,然而,一里鐵路就要消耗鐵料六萬斤。
從長安到洛陽,官道長度有七百余里,若要修鐵路,長度應該差不多,那就意味著要修這條鐵路,至少耗鐵四千二百萬斤,接近去年大冶、利國、舞陽三大制鐵所合在一起的年度鐵產量。
所以,鐵不夠,鐵路就修不快。
然而,從明年起,這個問題不再是大問題了。
年輕的宇文維新不過二十出頭,他不像幾位兄長那樣生于西陽、長于西陽,所以對于大冶沒什么直觀的印象。
現在,宛若巨獸的大冶,在宇文維新腦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七座煉鐵高爐,累計年產量為一億六千八百萬斤,加上現有高爐的產量,差不多有兩億斤,宇文維新去年秋天時,還聽父親閑談時提起,說爭取未來五年,讓大冶制鐵所的年產量達到四千萬斤。
結果還不到兩年,直接就翻了幾倍,這是不是騙人的啊....
宇文維新如是想,看著眼前的濃煙滾滾,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一旁,陪同皇子公干的楊濟,看著眼前的七座高爐,心中也是吃驚不小。
他記得,在大明的時代,一座常見的煉鐵高爐,正常運行時,一天(晝夜)十二時,每時都要出鐵一版,一晝夜出鐵十二版,每版十鈞,累計一百二十鈞。
一鈞等于三十斤,也就是說,崇禎年間的煉鐵高爐,單爐鐵產量是三千六百斤。
現在,周國的新式高爐(常規尺寸),日產鐵約四千斤,比如現在正在修建的秦蘭鐵路、關中鐵路,其沿途幾個鐵冶,單座高爐的日產量就是四千斤。
所以楊濟判斷,這個時代的鐵冶平均水平,僅以單座高爐的日產量計,和大明崇禎年間的鐵冶水平差不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中西区|
周口市|
二连浩特市|
阳信县|
随州市|
和林格尔县|
尼玛县|
奉新县|
建宁县|
高雄市|
铜鼓县|
合作市|
郓城县|
碌曲县|
怀来县|
丹巴县|
贡山|
封丘县|
读书|
浦县|
澎湖县|
曲阜市|
和林格尔县|
博白县|
白朗县|
澜沧|
左权县|
奉化市|
旌德县|
故城县|
达拉特旗|
宝清县|
澎湖县|
宣威市|
罗山县|
临海市|
岳阳市|
万山特区|
九龙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