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五十四章 六響子-《逆水行周》


    第(1/3)頁

    校場,宇文溫策馬疾馳,向前方豎著的人形靶靠近,待得距離接近至三十步,他從腰間抽出新式左輪手銃,瞄準人形靶扣動扳機,接連六聲脆響過后,他和人形靶“擦肩而過”。

    調轉馬頭,徐徐來到人形靶旁,宇文溫仔細打量著這個靶子,發現其上只有一個彈孔。

    六中一,不到二成的命中率,成績很差。

    但好歹有一發子彈上靶,不至于出現“零分”,這樣的成績,在初學者中也算是不錯的了。

    這種火帽擊發式的新式手銃已經裝備軍隊,主要是騎兵使用,初學者騎在馬上用這種手銃在三十步距離射擊目標,很容易脫靶,一發都射不中。

    原因有三,其一,騎馬射擊會因為顛簸導致準頭大失,這道理和騎馬射箭類似。

    原因之二,手銃分量不輕,未經訓練的人即便站在平地上單手握銃,也無法在較長時間(相對)內穩住銃口指向,遑論騎馬瞄準目標。

    原因之三,手銃射擊時有后坐力,連續射擊時銃口上揚,沒有經驗或者腕力不足的人,控制不好這種上揚,甚至會因為后坐力、騎馬顛簸等原因導致手銃脫手。

    所以,想要用好新式武騎,就得勤加練習,宇文溫之前就有使用手銃的經驗,所以雖然也算是新式手銃的初學者,好歹能有一發上靶。

    他策馬回到出發點,下馬后仔細打量著手中的新式手銃——火帽左輪手銃,及其定裝子彈。

    這是紙殼子彈,彈頭為錐形,殼體為紙制,大小一如后世小票打印紙的紙芯,內裝黑火藥,尾部為火帽(底火)。

    雖然紙殼彈比不上金屬殼子彈,射擊完畢后的“抽殼”很麻煩,但是用在左輪手銃上正合適,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有可靠的火帽。

    因為雷酸汞的出現,火帽(底火)自然就出現了,以火帽(底火)擊發為技術特點的火帽左輪手銃,現在也已經出現。

    這樣的手銃,算是后裝槍,有六孔彈巢,使用錐形彈頭的紙殼彈,不長的槍管內有螺旋膛線,只要扣動一次扳機,就會觸發彈巢和擊錘的聯動。

    因為是“左輪”結構,所以即便射擊時遇到啞火、臭彈,也不會影響下一次射擊,又因為是火帽擊發,所以擊發成功率不低于八成(六發射五發)。

    比起燧發左輪槍不到五成的擊發成功率高許多,是唯一能實用化的線膛后裝火銃,俗稱‘六響子’。

    東西當然是好東西,但就是貴。

    一把手銃的造價三十貫,抵得上一匹普通乘用馬的價錢,但更貴的是“耗材”:一枚紙殼子彈造價一貫,其中底火成本占了大頭,擴動扳機連發六響,六貫就沒了。

    打空五個彈巢,三十貫就沒了,頂一把手銃。

    士兵需要進行大量實彈射擊練習,才能較好掌握這樣的武器,按照現有的訓練經驗來說,一個士兵每天射擊十八發,連續兩個月,才能來練出像樣的銃法。

    也就是至少要消耗一千發子彈,才能“出師”。

    一千發子彈,價格就是一千貫,一支千人的騎兵隊,想要讓新式左輪手銃發作戰斗力,光是射擊練習就得消耗紙殼子彈一百萬發,光是子彈的費用就有一百萬貫。

    一百萬貫是什么概念?

    去年,大周歲入(財政收入)之中的錢幣收入,大概是四百萬貫,一個千人騎兵隊的彈藥訓練費,就占了錢幣收入的四分之一。

    雖然歲入以實物為主(糧食、布帛等),錢幣收入只占小部分,但從這樣的對比可以看出,訓練一支火器軍隊的成本有多高。

    要知道,官軍不止要練這一支左輪手銃騎兵隊,還有大量火銃兵、炮兵需要維持日常實彈射擊訓練,火器化軍隊每年的開支可不是小數目,單靠財政收入來維持,日子根本就過不下去。

    所以,孱弱的財政收入,是制約周軍戰斗力大幅提升的最大原因。

    連紙殼彈、左輪手銃都用不起,更別說用得起金屬殼子彈、線膛后裝步槍,因為落后的技術水平,導致合格的金屬殼子彈造價昂貴,財政根本就支撐不起。

    沒有金屬殼子彈,就不可能有機槍,即便有,每分鐘數百發射速的機槍,以現在的財政收入根本就用不起。

    工業時代的先進武器,封建時代的落后財政收入,兩者之間巨大的差距,怕不是要幾代人才能縮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习水县| 界首市| 天水市| 高阳县| 泸水县| 越西县| 枣强县| 绥阳县| 梁平县| 盘山县| 合江县| 安国市| 当雄县| 客服| 常宁市| 中西区| 鄂伦春自治旗| 凤翔县| 通州区| 海兴县| 呼和浩特市| 恩施市| 平昌县| 松溪县| 北安市| 新野县| 永新县| 吉安市| 合肥市| 拜泉县| 铁力市| 金昌市| 和静县| 涪陵区| 阆中市| 潼南县| 中山市| 石狮市| 泽普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