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是,或不是-《逆水行周》
第(1/3)頁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倒春寒的天氣讓人極易生病,差點因為晝夜溫差大而著涼染病的楊濟,一邊喝著湯藥,一邊看報紙。
報紙上刊載著各類新聞,如今已是鄴城常見的印刷品和消息載體,人們通過看報紙,可以知道許多時事,所以成了有錢人家的必備讀物。
自去年年末到現在的數月時間,鄴城報紙的發行量大漲,原因是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朝廷是否應該罷佛。
這一切,源自去年年底,《梁書》初稿完成、天子讀過之后,對梁武帝不得善終,以及江南百姓在侯景之亂傷亡慘重之事頗為感慨。
于是,有官員上表稱崇佛禍國殃民,奏請天子罷佛。
上表的官員不止一個,而反駁的官員也不止一個,雙方就此話題展開多次辯論,朝廷又召集各地高僧齊聚京城,讓這些高僧對“佛教亂梁”的質問進行正面回答。
高僧前往鄴城需要時間,而在這段時間里,鄴城內各方對于是否罷佛的辯論越來越多,其辯論內容,經朝廷許可,刊載(轉載)在各大都會的報紙上,廣而告之。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一事件,越來越多的官員甚至僧人參與到這場大辯論之中。
楊濟作為旁觀者,目睹了整件事發生及發展過程,他礙于身份,不太好公開表明立場,卻對整件事的幕后主使之動機,摸得一清二楚。
幕后主使,當然就是天子,其動機,當然不是僅僅有感于梁武帝崇佛卻不得好死。
楊濟很清楚,許多信佛的官員之所以在此次辯論中表現活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天子以“佛教亂梁”為借口,再行罷佛(滅佛)之事。
當年,周國就有一次滅佛,若是再來一次可不妙,因為當今天子手段了得,光是持續十幾年壓低糧價、布價的能力,就讓大家“不寒而栗”。
若這位鐵了心滅佛,保不齊使出什么“絕戶計”,屆時中原佛教必然迎來一場浩劫。
然而,楊濟本人不認為天子要滅佛。
天子很講究“實用”,也意識到百姓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而朝廷又不可能讓道教一家獨大,所以,此次借題發揮,不過是找個由頭敲打敲打中原佛教罷了。
現在,許多高僧抵達鄴城,隨后以太史丞傅弈為首、主張罷佛的官員們,于昨日和這些高僧辯論。
辯論內容,刊載在今日發行的報紙上,于是“鄴城紙貴”。
楊濟現在看報紙,就是要看辯論過程,看著看著,他發現發難的傅弈等人,采取了一種很特別的策略:不和佛門信徒在經義上辯論,只問“是”或“不是”。
那些和傅弈一起聲討“佛教亂梁”的官員,似乎心有靈犀,思路出奇的一致:全都死咬梁武帝崇佛卻不得善終、江南百姓崇佛卻家破人亡兩件事,以為“苦主”鳴不平的方式,質疑佛祖為何不顯靈。
高僧們一開始,當然要以因果報應、轉世輪回來解釋,這些官員不糾纏于因果報應、轉世輪回到底存不存在,直接就反問:
既然因果前世注定,百姓今生命運已定,那么,要朝廷何用?
是不是百姓可以不繳納租庸調、不服勞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宝坻区|
成都市|
香河县|
侯马市|
昌黎县|
清原|
龙海市|
资阳市|
通渭县|
宁晋县|
广州市|
门源|
宁波市|
禹州市|
大姚县|
搜索|
卓资县|
呼伦贝尔市|
图木舒克市|
丰都县|
山西省|
诸城市|
定远县|
右玉县|
永春县|
宁武县|
六盘水市|
河源市|
额尔古纳市|
乌什县|
大方县|
巴林右旗|
固安县|
唐山市|
禄丰县|
安庆市|
大厂|
桃源县|
齐齐哈尔市|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