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收錢就得辦事!憑什么佛門反倒可以隨心所欲?“ “哦,平日里收香油錢收得手發(fā)軟,關(guān)鍵時刻輕飄飄說一句‘前世作孽,今世報應(yīng)’就能置身事外?哪有這么好的事!” “這事情沒完,必須有個說法!” 尉遲熾繁只是啜泣,淚眼朦朧扯著宇文溫的袖子。 此即絕世神功:以柔克剛。 然而宇文溫不吃這一套。 佛教自南北朝期間在中原快速發(fā)展,其勢已成,歷史上“三武一宗”滅佛之后,才把佛教訓(xùn)得服服帖帖,所以他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武一宗的第一個“武“,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一宗,是后周的周世宗郭榮(柴榮),四次滅佛,前后跨度近五百年,可見這一時期佛教的生命力之頑強。 他知道滅佛是不可能的,因為現(xiàn)實生活里,人們需要精神依托,而佛教恰逢其時。 但是,他想嘗試實現(xiàn)中原佛教的“世俗化”,讓后世中原佛教的世俗形態(tài)提前出現(xiàn)。 所以,就是要趁著《梁書》初稿完成這一契機來“搞事”。 收錢不辦事是不對的,他要問問天下高僧,一心向佛、數(shù)次出家的梁武帝到底做錯了什么,落得如此下場。 虔誠禮佛的江南百姓,寧可自己日子過得苦都要供奉佛像,他們到底做錯了什么,要經(jīng)歷侯景之亂,墜入人間地獄。 這些問題,如果高僧們答不上來,或者無法亡羊補牢,那么... 地獄所設(shè),正為是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