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二十三章 買賣(續)-《逆水行周》


    第(2/3)頁

    這種行為喚作“偷渡”,風險當然大,但風險再大,也擋不住各國沿海地區窮人奔向美好新生活的腳步。

    此刻,身處涼棚之中吃飯的裝卸工張牛童,就是偷渡來耽羅的新羅人,在這里,他從事著“碼頭裝卸”這份很累的工作,但幾乎每天都能吃到的豬油拌飯,是他以前從未想過的美食。

    吃著豬油拌飯,咀嚼著美味的豬油渣,張牛童看著港區里如林的桅桿,覺得有些恍惚。

    他姓張,無名,因為小時候給人放牛,就被稱為張牛童,雙親早逝,又無親戚照應,所以日子難過,吃不飽穿不暖,給人做牛做馬,累死累活不過茍延殘喘。

    后來聽說只要能到海上的“富貴島”,就能過上好日子,他把心一橫,跟著同村幾個年輕人,一起上了“黑船”。

    海上顛簸,他又暈船,被顛得黃膽水都吐出來,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算是半條命都沒有了。

    然而到了耽羅,見著繁華的港區,張牛童覺得自己的半條命花得值。

    即便是在耽羅港口碼頭當裝卸工,每天都累得不行,但在這里,好歹時不時有豬油拌飯吃,不會被官府征發上戰場送命,光是這兩點,對于張牛童來說就很不錯了。

    至于被工頭盤剝,又算得了什么?

    他和幾個同村青年身無分文,船主愿意送他們來耽羅,當然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得在耽羅做苦力至少三年。

    一開始,大家確實累得熬不住,不過因為吃得比在家鄉好,所以漸漸就適應了。

    大家適應了在耽羅的生活,對于家鄉雖有思念,更多是因為那是自幼長大的地方,但苦日子可不好過,所以沒人想回家鄉。

    更別說如今國內戰事連連,他們這種如同草芥般的賤民,一旦上了戰場,搞不好哪天就這么死了都沒人收尸。

    但在耽羅就不會了,裝卸貨物再累,也好過在戰場上等死。

    張牛童看著海面發呆,旁邊的裝卸工們開始閑談,談起自己聽到的各種傳聞。

    他們之中有百濟人,也有新羅人,雖然兩國是敵國,但對于身處耽羅的兩國人來說,戰爭和他們無關。

    新羅和百濟,底層人民語言互通,所以交談起來沒問題,聊著聊著,就有人訴起苦來。

    苦是什么苦?饑寒交迫的苦,家破人亡的苦,連狗都不如的苦。

    自從高句麗敗給周國、丟了好大一塊國土之后,滿門心思對付東南面的新羅,而百濟和新羅是敵國,于是高句麗和百濟聯合起來,想要伺機攻滅新羅。

    這些年來,高句麗和百濟的軍隊隔三差五就要進犯新羅,新羅邊境烽煙四起,但新羅軍隊很頑強,接連擊退兩國來犯兵馬。

    三國之間,戰事時斷時續,貴族們也許不在乎,但百姓就遭了殃,本來日子就過得苦,還被官府征發上戰場,即便僥幸活著回來,回到家鄉時,搞不好家已經散了。

    烽火連年,三國邊境不得安寧,外敵來犯,官府就要堅壁清野,大家辛辛苦苦種下的莊稼被破壞,家園被一把火燒了,可地租卻不會因此減免。

    若是官軍對外用兵,百姓倒是不用堅壁清野,可官府要加租加稅,沿途百姓還得從軍,輸送糧草、修建營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無論是別人打過來,還是官軍打出去,最倒霉的還是普通百姓。

    烽煙不止,農民紛紛破產,好一點的變成佃農,差一點的全家賣身為奴,子子孫孫都是奴婢,連大戶家養的狗都不如。

    日子越來越難過,造反又不可能成功,索性一咬牙,渡海來“富貴島”。

    在這里雖然干活很累,又被工頭盤剝,但好歹有豬油拌飯吃,還不用上戰場,住處雖然不怎么樣,好歹冬天不會四處漏風。

    無論是百濟還是新羅人,都不關心自己國家是否滅掉對方國家,那都是貴族們要考慮的事情,他們作為普通人,就想活下去。

    張牛童聽著大家訴苦,心中頗為感慨,家鄉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所以大家都在想辦法找活路。

    活路在哪里?在耽羅。

    他來耽羅有一年多,隨后這一年多時間里,陸陸續續又有許多新羅人來到耽羅,當然,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偷渡”過來的,一個個面黃肌瘦,就像他當年那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巴青县| 永顺县| 麦盖提县| 台南县| 大宁县| 乌鲁木齐市| 新沂市| 南昌县| 河曲县| 囊谦县| 天柱县| 饶河县| 石首市| 青龙| 平江县| 揭阳市| 乌鲁木齐县| 祁门县| 昌乐县| 遵义市| 萨迦县| 亚东县| 陆川县| 永州市| 临高县| 县级市| 西林县| 文成县| 万全县| 张掖市| 土默特左旗| 新田县| 旌德县| 彰化县| 沅陵县| 景谷| 泸定县| 绵竹市| 高清|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