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逆水行周》
第(1/3)頁
電報實驗室一隅,掛著一張占據(jù)整面墻的輿圖,輿圖上,規(guī)劃中的電報線路四通八達,只要能夠?qū)崿F(xiàn),天下就大變樣了,具體如何個大變樣,前來參觀實驗室的宇文溫,向陪同參觀的許紹舉了個例子。
一個成都商賈,乘船押貨入長江,出發(fā)前,在成都電報局發(fā)電報,通過長安中轉(zhuǎn)到江陵,告訴江陵的分號掌柜,自己大概什么時候到,讓其聯(lián)系好坐商。
等到他乘船順流而下,出三峽抵達江陵,一到岸,就將攜帶的蜀錦賣掉,將貨款(流通券)存入某柜坊后辦理匯款手續(xù),將錢匯到該柜坊的西陽分號,指定收款人和暗語。
然后拍電報,告訴西陽分號掌柜暗語,讓其用匯款進貨。
待得這商賈乘定期客船抵達西陽,分號掌柜已經(jīng)將貨裝船,于是商賈又隨船押貨,前往下游廣陵。
從西陽出發(fā)時,發(fā)電報到廣陵,告訴分號掌柜聯(lián)系買家,談好價錢,然后又發(fā)一封電報到江州湓口,告訴自己安置在湓口的外室:夫君準備到了。
又發(fā)電報到南昌,讓分號掌柜趕緊到浮梁進茶葉,到船行雇船,并約定雙方交接的日期,待得他和外室小聚數(shù)日后,便押著茶葉往回走,入漢水,在樊城上岸。
發(fā)個電報到長安,讓分號掌柜聯(lián)系買家,又發(fā)電報讓長安的外室準備好。
到了長安把茶葉一交,和外室小聚幾日,然后心滿意足返回成都,臨行前發(fā)電報問正室:你想要什么首飾、胭脂水粉?為夫在長安給你買!
然后給秦州上封的分號掌柜發(fā)電報,讓其購入棉花、羊毛制品,發(fā)往岐州洛邑,然后自己到了洛邑貨棧,把貨一提,帶著給正室的禮物,返回成都。
“看看,有了電報,加上火輪船,商賈做買賣那有多方便?”
“所以,電報的民間消費主力,就是商賈,旺盛的商業(yè)需求,才能支撐起一條電報線的收入,而一般的官府公文往來,多是多,卻比不過民用電報的收入?!?
宇文溫如是說,許紹不住點頭,如今朝廷計劃大規(guī)模架設(shè)電報線,但因為財政緊張,又不可能無限制的發(fā)行國債,所以許多電報線需要靠著官民合辦(官督商辦)的方式來架設(shè)。
有錢人可不是傻瓜,不會將自己的錢財白白拿出來,所以,想要吸引民間資金“入股”各電報(招商)分局,朝廷就得給人家甜頭。
甜頭是什么?就是分紅,而要做到分紅,必須確保各電報(招商)分局是贏利的。
說到盈利,就和做買賣一樣,一個商社只有盡可能招攬客戶,才有可能做到盈利,而各電報(招商)分局的電報線路想要盈利,就得弄清楚誰才是消費電報的“主力”。
毫無疑問,朝廷需要電報,所以電報線沿途的官府,其公文往來通過付費發(fā)電報實現(xiàn),“官報”的費用會是電報線的收入來源之一。
但因為特定級別以上官員所發(fā)軍務(wù)、政務(wù)電報(官報)要免費,所以“官報”的收入不會太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江口县|
宁明县|
石屏县|
上犹县|
马边|
鄂州市|
沙雅县|
五寨县|
东辽县|
屯昌县|
云林县|
汾西县|
洪雅县|
水城县|
峨山|
朝阳县|
濮阳县|
平江县|
泸溪县|
广宁县|
安多县|
深圳市|
济阳县|
余干县|
仙桃市|
建德市|
德州市|
双峰县|
苏州市|
德惠市|
竹北市|
宁南县|
桑植县|
新闻|
拜城县|
铜山县|
巨鹿县|
浦县|
澄城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