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逆水行周》
第(3/3)頁
此刻,林有地在向三高官官演示“迅雷”是如何多點同時收發電報,宇文溫的注意力,卻全在手中的資料。
這份技術資料,三高官官們基本上看不懂,但他可以,因為他關注電報技術發展已經關注了快三十年,所以對于各種名詞、術語都很熟悉。
卻又很陌生。
逆變器、整流器、變壓器、電容器、電感器,他多多少少記得這些名詞,卻記不不太清楚其原理是什么。
所以,歷時二十余年終于誕生的“多(報)路式電報機”,可以說有很多“父親”,其中卻偏偏沒有他。
各類電路元件,是許多技術人員在不斷實驗中摸索出來的,至關重要的“濾波器”,是一個半路改行的算命先生袁天罡所發明。
能讓長距離電報線擺脫人工中轉的“電驛”,由一個幾近于科學文盲、接觸電報知識不到兩小時的小娘子發明出來。
孔帶式發報機,是一名愛好打孔紙帶音樂盒的技術人員發明,其改進,是一位閑來無事、喜歡擺弄音樂盒的鐵路電報中轉員完成。
這些人,根本就沒接受過什么“初中”、“高中”物理學教育,卻可以從宇文溫的回憶碎片里,將電學知識漸漸完善,然后發揚光大。
無數人的智慧累加在一起,超過了他這個“不正常人類”的智慧,將一件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新式電報機是這樣,蒸汽機也是這樣,各種新技術也是這樣,宇文溫感受到了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氣。
在這股強勁的朝氣面前,他忽然覺得自己老了。
正如一個父親,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著兒子,蹣跚學步、時不時尿褲子的兒子漸漸長大,開始當家,開始拿主意,開始嫌棄“老頭子”啰嗦、落伍、跟不上趟。
此時此刻,這種感覺分外強烈,宇文溫忽然覺得,從技術角度而言,自己老了。
當越來越多的技術問題浮現,越來越多的技術發展需求出現,他已經力不從心,無法解答,無法指點迷津,他真的老了。
但是,我的“兒子們”長大了,成才了!
二十年到二十五年,是一代人的時間,我用一代人的時間,培養出了基礎科學的教育、研究體系,未來的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
宇文溫心中的些許惆悵,很快被喜悅沖刷得無影無蹤,他漸漸失去了“技術領路人”的能力,但這是好事。
眾人拾柴火焰高,宇文溫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輩子都要給技術發展當“領路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在隊伍前面,漸漸承擔起這個責任,難道不該高興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乌恰县|
苍南县|
宁津县|
洪洞县|
蚌埠市|
慈利县|
通海县|
临夏市|
霍州市|
谷城县|
泸水县|
漳浦县|
昭通市|
临潭县|
稷山县|
乌海市|
班戈县|
峨眉山市|
江华|
洛南县|
达日县|
治多县|
大理市|
澜沧|
南和县|
昔阳县|
穆棱市|
凉山|
玉溪市|
五莲县|
洞口县|
友谊县|
尼勒克县|
金沙县|
东台市|
安康市|
沈丘县|
古浪县|
龙山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