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為什么?-《逆水行周》
第(2/3)頁
整件事,看上去好像很簡單,就是一個造反的大將攻入國都,謀朝篡位,然而波斯這么大的國家,那么多軍隊,怎么就看著一個將軍成事了?
很顯然,貴族們對“庫老”早有不滿,見著有人出頭,便趁機落井下石,扶持起來的王子又不頂用,那就向強者臣服。
那個被趕跑的波斯王子庫薩和,得了岳父派來的羅馬大軍撐腰,回國復仇并打敗了白赫蘭·楚賓,波斯貴族們毫不猶豫拋棄了“逆賊”,又奉庫薩和為萬王之王。
類似的事情,也出現在庫薩和的岳父“莫老”身上。
一支邊境軍隊,在一個類似中原隊主的小頭目帶領下,向國都進軍的時候居然如入無人之境,最后輕而易舉破城,弒君篡位。
為什么?
宇文維城認為,是羅馬國的大貴族、大將軍們對君主不滿,而常年的戰爭,沉重的賦稅,也讓國民怨聲載道,見著有人出頭,無論貴賤都樂得袖手旁觀,看著君主死全家。
兩個相互敵視的國家,兩個“先帝”,都因為類似的原因遇害,為什么這么巧?
這是宇文溫的再次提問,宇文維城的回答也很直接:兩國的數百年敵對,讓兩國陷入死局。
為了爭奪兩國交界處的富庶地區,雙方都紅了眼,貴族們期盼著戰爭,因為打勝仗之后可以劫掠城池,獲取大量財富,擄走大量奴隸,這就是戰爭的好處,即所謂‘紅利’。
長年的戰爭,讓兩國國民負擔越來越重,而軍事上的拉鋸戰,讓兩國從總體而言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國家疲憊不堪,各自國內貴族得不到太多好處,不滿情緒便逐漸高漲。
而巨大的戰爭開支,讓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君主只能一方面剝削百姓,一方面向貴族、有錢人借貸,那么,當債主覺得欠債之人(君主)似乎無力償還債務(靠戰爭獲取大量利益),就會起心思“換人”。
內憂外患之下,只要有個風吹草動,早就危如累卵的局勢自然崩潰,君主被洶洶怒火反噬。
羅馬國的“莫老”,雖然實現了對波斯的和平,但國家的北境依舊有蠻族在虎視眈眈,所以戰爭不能停,卻因為財政惡化,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滿。
才有了區區“隊主”造反成功并且當皇帝的鬧劇。
兩國只有維持較長時間的和平,君主才有機會緩和國內矛盾,然而君主想要和平,那些寄希望于發戰爭財的貴族、將領,還有占據道德高地的宗教領袖不答應。
更別說,兩國自己也面臨著其他邊患,樹欲靜而風不止。
宇文維城說了一通,最后總結:如果波斯和羅馬再這么不死不休的斗下去,只會兩敗俱傷,便宜別國。
按照中原的話來說,就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漁翁會是誰呢?宇文維城覺得皇朝若不能消滅或者遏制西突厥,那么與波斯東北境接壤的西突厥,成為漁翁的可能性很大。
其次,是羅馬國北境的“阿瓦爾”(音譯)汗國。
“沒有第三個可能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惠水县|
紫金县|
渝北区|
筠连县|
高陵县|
钦州市|
连江县|
仪征市|
四子王旗|
琼海市|
株洲县|
阿拉尔市|
龙里县|
黑河市|
车致|
东方市|
石柱|
长沙市|
正蓝旗|
东乡|
宁化县|
富宁县|
临邑县|
永吉县|
闸北区|
武胜县|
鄯善县|
迁西县|
大冶市|
仙居县|
天峻县|
八宿县|
桑日县|
北碚区|
封开县|
阆中市|
咸宁市|
曲阜市|
乐昌市|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