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為什么?-《逆水行周》
第(1/3)頁
翌日午后,宇文溫在書房給太子和燕王上課,上的是“國際政治課”,他要讓兒子開開眼界,看看萬里之外的波斯國和羅馬國是怎么作死,然后引以為戒。
光上課還不行,得讓“學生”做題,如此才能加深印象,并學會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相關資料和“題目”,他已經提前發給兒子們,所以今天直接切入正題:為什么,波斯和羅馬的最近一位“先帝”,會落得凄涼下場。
羅馬國的“先帝”,是十年前被叛軍所弒的“莫里斯皇帝”,簡稱“莫老”,和如今的羅馬新君無血緣關系;波斯國的“先帝”,是當今波斯國萬王之王庫薩和的親生父親,簡稱“庫老”。
太子宇文維城,仔細看過父親提供的相關資料,現在,由他先回答,然后燕王宇文維翰補充。
“庫老”,死于叛亂,“莫老”類似,亦死于叛亂,兩者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作為執政多年的君主,卻被軍隊推翻。
正常來說,執政多年的君主對軍隊的控制應該是不錯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能說君主失了人心。
所謂“人心”,指的是貴族和將軍們的人心。
為什么君主會失去人心呢?
因為資料有限,宇文維城對羅馬和波斯的國情只知道個大概,知道這兩國和中原類似,是門閥貴族政治,卻更勝一籌。
許多大貴族出將入相,權力很大,在中樞舉重若輕。
但這兩國有一點和中原不同,那就是宗教的勢力很大,以至于“國教”首領可以和君主并駕齊驅。
宗教首領們負責宗教事務,有大批信徒追隨,雖然平日不參與行政,但關鍵時候的站隊,會影響君主和貴族博弈的結果,所以,人心中的“人”也包括宗教首領們。
而兩位“先帝”失去人心的原因,宇文維城認為第一是軍事,第二是內部矛盾。
波斯和羅馬是數百年積怨,征戰不休,所以國力透支得厲害,為了籌措軍費,以及收買對方邊境蠻族以作掣肘,兩國不停地花錢,所以都在加稅,導致百姓負擔很重,大小貴族也頗為不滿。
這種時候,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軍事失利,就會導致君主的聲望大衰,作為最高軍事統帥的君主一旦失去軍事上的光輝,各種非議和不滿自然就冒出來了。
以波斯的“庫老”為例,其在位時,對羅馬國的戰事不順,而東北面又出現了強悍的敵人——突厥,波斯軍隊在突厥騎兵的猛攻下節節敗退,多虧了名將白赫蘭·楚賓(音譯)以少勝多,將突厥大軍擊敗。
立下不世之功的白赫蘭·楚賓,卻因為家世顯赫,遭到了“庫老”的猜忌,未能入中樞,被調到西線對付羅馬軍隊。
兩國長期對峙,戰線較為穩定,即便是當世名將,也不可能在敵人未露破綻的情況下取得什么突破,而上任后不久就吃了個敗仗(沒有傷筋動骨)的白赫蘭·楚賓,收到了萬王之王命人送來的女裝。
這是羞辱還是鞭策?
很顯然,出身大貴族、為國立下大功卻被排擠的白赫蘭·楚賓認為是莫大的羞辱,于是舉兵反叛,回師攻打國都。
這一打,居然就攻入國都,貴族們將狼狽不堪的“庫老”推翻,擁立其子庫薩和(音譯)繼位,而白赫蘭·楚賓不依不饒,自己當了萬王之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拜泉县|
镶黄旗|
玛多县|
靖边县|
昆山市|
庆阳市|
宁明县|
上犹县|
壤塘县|
黑龙江省|
宿州市|
金堂县|
大城县|
南皮县|
六安市|
江川县|
保德县|
潢川县|
沾益县|
靖边县|
墨竹工卡县|
巢湖市|
肇州县|
哈尔滨市|
泸水县|
怀安县|
运城市|
南投市|
白河县|
出国|
泊头市|
武乡县|
大埔区|
绥宁县|
上蔡县|
中卫市|
类乌齐县|
兴业县|
长泰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