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造不如買-《逆水行周》
第(1/3)頁
新羅,國都金城,城傍冶鐵場,十余輛馬車在大院里緩緩停下,等候多時的苦力們一擁而上,將馬車上的木箱卸下,開箱之后,從中拿出一口口分量十足的鐵鍋。
產自周國的鑄鐵鍋,沒有砂眼,鐵質很好,是很不錯的炊具,所以在新羅很受歡迎,但即便價格再便宜,也只有貴族或者有錢人家才用得起。
對于身份卑微的匠人、平民或者賤民出身的苦力而言,這樣的鐵制炊具可以當做傳家寶,然而他們絕對買不起。
開箱后取出的鐵鍋,經過計數(shù)后扔在一塊空地上,然后有苦力掄起大鐵錘,將其逐一砸爛。
“砰、砰”的聲音中,鑄鐵鍋們支離破碎,讓一旁候著的人們看了心疼得直咋舌。
被砸爛的鐵鍋,變成大小不一的碎鐵塊,苦力們提著竹簍上前,將鐵塊收集起來,然后運到不遠處的煉鐵爐,將其投入爐膛。
新羅有鐵礦,但開采鐵礦石煉鐵的全部成本,比購買周國鐵鍋煉鐵的成本要高些,所以金城的冶鐵場,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以周國出產的鐵鍋為煉鐵原料。
所以這些在平民眼中看起來珍貴無比的鐵鍋,在朝廷看來就是煉鐵原料而已。
因為西賊(百濟)、北賊(高句麗)蠢蠢欲動的緣故,朝廷正在加緊備戰(zhàn),所以想盡一切辦法籌集鐵料,鐵鍋再好,也得砸爛、熔了,鍛造成各類兵器。
一箱箱鐵鍋,變成一堆碎鐵塊,投入煉鐵爐后,變成明亮的鐵水,待得鐵水出爐,工匠們忙碌起來,分工協(xié)作,開始鍛造。
熟鐵鐵水粘稠,所以很難灌入泥范鑄造成形,需要鐵匠們分取不同分量的熔融熟鐵,經過不停鍛打,將其鍛打成刀、劍、矛頭等兵器。
而新羅從周國商人手中購買的鐵制品,除了鐵鍋,還有大量鐵釘,鐵鍋是按數(shù)量計,鐵釘卻是按重量計。
運到冶鐵場的鐵釘數(shù)量很多,多如牛毛,根本就沒辦法數(shù),只能按重量來估算數(shù)字,這些鐵釘相對來說價格便宜而且質量好,所以新羅國內的需求量很大。
但各種需求也得給武備讓路,不然官軍若打了敗仗可不得了,所以運到新羅國內的鐵釘,很大一部分運到冶鐵場,打造箭鏃或者甲葉。
用鐵釘打造箭鏃,過程很簡單,把一根筆直的鐵釘放在鐵砧上鍛打,將其從“一”鍛打成“<”。
接著,又拿一根鐵釘,借助小火爐加熱,與那已成“<”形的鐵釘合在一起,鍛打成“→”形,不一會,一枚箭鏃便鍛打成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强县|
育儿|
晋州市|
罗定市|
额尔古纳市|
昌图县|
儋州市|
海兴县|
临清市|
临潭县|
横峰县|
勐海县|
保定市|
化州市|
留坝县|
商都县|
马公市|
河西区|
鄂尔多斯市|
长岭县|
万山特区|
久治县|
新营市|
三江|
石林|
房产|
安顺市|
铅山县|
上犹县|
四平市|
大荔县|
岑溪市|
栾川县|
犍为县|
甘肃省|
中西区|
潼南县|
高唐县|
左云县|
孟州市|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