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大藤峽(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大藤峽中段,河畔武靖城,碼頭邊靠泊著數艘火輪船,許多苦力正在往船場運煤,以便讓船只能夠繼續下一段行程,船上船員監工的同時,打量起眼前這座新城。
前些年的峒亂,使得大藤峽地區烽煙四起,航運遭到嚴重威脅,當時往來大藤峽南北的船只,要通行這近百里的河谷,風險很大。
官軍花了好大功夫才平定峒亂,而在平亂期間,作為大藤峽中段要地的武靖,由最重要的軍事據點,演變為一座大城。
武靖二字,就代表著“武力靖亂”,所以依山而筑的武靖城駐扎著大量官軍,城防有火炮,河邊碼頭旁又有官軍水寨,擁有大量戰船。
其中就包括三艘火輪船。
來自潭水上游地區的煤炭,囤積在碼頭煤場,供應官軍戰船及過往船只所需,但因為目前煤炭囤積數量不是很充裕,所以往來大藤峽的火輪船相對較少。
此次,搭載觀察使巡視嶺南西道的火輪船船隊,從邕州返回桂平,然后入大藤峽北上去嚴州,途徑武靖靠泊,必須在武靖加煤。
因為上游嚴、柳二州地區的煤礦不多,基本處于新開采狀態,煤產量不足,所以為了湊夠船隊所需煤炭,武靖碼頭的存煤怕是要消耗大半。
這倒無所謂,就怕誤了驛使乘坐的火輪船北上。
看守煤場的士兵,議論著存煤量,雖然眼前是碼頭處的繁忙景象,但注意力卻集中在河面,如今臨近入秋,算算日子,也該是家鄉書信抵達的時候。
驛使攜帶書信過來時是順流,所以不需要火輪船,回程時就是逆流,若沒了火輪船,就得多耗一些時日,對于士兵們來說,這多耽擱數日,總是不好的。
戍守武靖的士兵,來自潭州總管府,他們遠離家鄉,要在這大藤峽的武靖城待上一年多,期間只能靠書信和家鄉聯系,所以十分關心郵路是否通暢。
官府為了穩定軍心,開通郵路,確保戍卒能和家鄉通書信,緩解思鄉之情,為此不惜投入人力物力,確保書信每兩月一送達。
對于許多戍卒而言,每逢雙月的月末,就是最讓人期盼的時候,上個單月從潭州出發的信件,這時就會經由桂州、柳州抵達潯州,其中包括途中的武靖。
戍守武靖的士兵們看了書信,寫好回信,再將其交給驛使,帶回潭州總管府,分送到各人家鄉。
當然,士兵們基本都是文盲,看信、寫信,全靠軍中文書經手。
時值正午,上游河面隱隱約約有帆影出現,士兵們激動起來,卻又不能擅離職守,于是讓一個同伴到碼頭去候著。
來船是帆船,共有五艘,打的旗號卻和往日所見船只不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肃宁县|
隆德县|
鱼台县|
涡阳县|
望奎县|
都昌县|
沧州市|
新乡县|
麦盖提县|
亚东县|
惠来县|
石楼县|
古蔺县|
临湘市|
镇沅|
浦城县|
绵竹市|
石屏县|
涞水县|
图们市|
盐边县|
甘泉县|
福清市|
临朐县|
呼玛县|
枣强县|
固镇县|
内乡县|
弥勒县|
墨竹工卡县|
高青县|
武宁县|
芜湖县|
宜州市|
申扎县|
芮城县|
元谋县|
昭苏县|
高雄市|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