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四章 大藤峽-《逆水行周》


    第(1/3)頁

    潯州,潭水入郁水前之大藤峽,峽內(nèi)河道曲折,水流湍急,巨浪翻滾,濤聲若雷,峽口岸上,巡視自此的宇文維乾,用千里鏡觀察著峽谷,試圖找到那傳說中的大藤。

    大藤峽名字的由來,是相傳峽谷里有大藤,藤粗如斗,橫跨峽谷東西兩岸,晝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故而得名大藤峽。

    以宇文維乾看來,峽谷的寬度不小,若真有這種粗藤,那么這藤首先就會被自重壓斷,根本就無法橫跨峽谷兩岸,所以峽谷以藤取名,應(yīng)該是峽谷草木豐盛,多有古藤的緣故。

    收起千里鏡,宇文維乾立定,笑瞇瞇的擺出剪刀手,以便讓畫師以他身后的大藤峽為背景畫素描。

    作為嶺南西道觀察使,宇文維乾從關(guān)中出發(fā),經(jīng)武關(guān)道入荊州,走水路入長江,然后進(jìn)入洞庭湖區(qū)的潭州總管府,沿著湘水逆流而上,經(jīng)由靈渠入桂州。

    在桂州州治臨桂待了大半月,接見各地酋帥,視察臨桂諸般事務(wù)。

    宇文維乾按照“家規(guī)”,在城南漓水和桃花水交匯處的漓山“留影”,那漓山有貫通大洞,宛若大象于江邊吸水,故而又稱“象鼻山”,是父親指定的“留影”之地。

    然后乘船經(jīng)由漓水(桂水在臨桂一段的別稱)南下,觀賞了風(fēng)景如畫的兩岸山水,之后抵達(dá)梧州蒼梧。

    蒼梧位于三江交匯之處,百業(yè)興旺,航運(yùn)異常繁忙,在那里,他接見各地酋帥,考察航務(wù)、港務(wù),然后乘船西進(jìn),沿著郁水來到潯州州治桂平。

    按“家規(guī)”,他每到一處,都要留下“留影”,而這大藤峽,是潭水航道咽喉之地,據(jù)說是嶺南西道的“小三峽”,用來“留影”再合適不過。

    與此同時(shí),潯州州治桂平,也是要緊之處,為蕭梁時(shí)所設(shè),位于潭水于郁水交匯之處,地勢十分重要。

    桂平的郁水上游,是邕州,桂平的潭水上游是嚴(yán)州,嚴(yán)州境內(nèi)有潭水支流融水,其上游便是柳州,而從柳州經(jīng)陸路往北走,五六百里距離外就是桂州。

    宇文維乾接下來的行程,是過桂平去邕州,然后折回來,走大藤峽去嚴(yán)州、柳州,再從柳州走陸路北返,經(jīng)由桂州入潭州。

    所以,今日他在大藤峽口盤桓,雖然不需要入峽谷,但日后還得乘船經(jīng)過這里,如今先來探探路,見著如此壯觀的景象,只嘆當(dāng)初官軍平叛不易。

    嶺南西道,為漢時(shí)郁林郡故地,潯州所在位置,為漢時(shí)布山縣、阿林縣地界,隨著中原變亂,南北對峙,南朝在郁林郡故地設(shè)桂州轄之。

    桂州地域廣闊,其間有無數(shù)俚、僚、侗部族,這些部族不通筑城,聚居山中洞窟為寨,故稱其聚落為“峒”。

    雖然南朝歷代都有桂州建制,但出了州城、郡城,都是各地峒主的地盤,所以桂州之地雖廣,各郡縣大多只是名義上的建制,潯州所處之地亦是如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垫江县| 营山县| 筠连县| 宿州市| 沙田区| 即墨市| 香港 | 无锡市| 星子县| 万全县| 衡东县| 香河县| 桃源县| 筠连县| 大港区| 汕头市| 儋州市| 昆明市| 大名县| 南澳县| 九龙县| 平泉县| 抚宁县| 张家港市| 德化县| 泗水县| 柘城县| 奉节县| 襄樊市| 平和县| 沈阳市| 孝义市| 且末县| 柳州市| 囊谦县| 吉隆县| 安阳县| 本溪市| 万宁市|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