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化-《逆水行周》
第(1/3)頁
秋風起,熱鬧的西陽城,又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季節,忙碌了大半年的人們,享受著收獲的喜悅,而西陽城內的大量工場,宛若嗷嗷待哺的嬰兒,張開大嘴,等著四面八方的原材料下肚。
大量貨船滿載著絲、麻、棉等大量原材料,從長江上、下游地區出發,歷經歷盡千辛萬苦抵達西陽,城內工場將原料加工成各類制品,然后運到碼頭,裝上貨船,又運往各地。
亦或是將貨物裝上有軌馬車,經由光黃鐵路,將其運往大別山北麓的淮西地區。
興旺的實業,巨大的用工需求,使得西陽城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口前來定居,而巨大的人氣,又帶動了商業的發展,將近二十年過去,西陽城已經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西陽城的常住人口,如今已突破十萬戶,按每戶五口計,西陽城內居民已過五十萬人,僅次于長安、洛陽、鄴城、晉陽這樣的大都會。
而城池規模,已經比二十年前擴大了十余倍,西陽東、南、西、北四大港口,如今常年桅桿如林。
西陽城南、長江邊上的南港,一艘客船靠泊碼頭,船上乘客踏著甲板上岸,沿著臺階向城內走去。
早已等在碼頭上準備好迎接的人們,紛紛涌到圍欄邊上,舉著一個個大紙牌,牌子上畫著各種圖案,以便下船的旅客能看到約定的標志,前來與他們碰頭。
得益于越來越便利的郵政,前往黃州的人們,可以提前寫信(或請人代寫)給當地親友,和對方約定自己抵達黃州的大概時間,然后約定接人時紙牌上畫的圖案,方便盡快碰面。
這個時代,尋常百姓識字率不高,基本上都是文盲,所以牌子上寫字的話別人看不懂,旅客和接人的親友要想在人群密集的碼頭快速聯系上,就只能靠各種圖案。
如此接人方式,對于官員或者貴族來說不需要,因為即便他們乘坐民用客船,在船上也會有專門的區域就坐,到岸后港區也會有專門的位置給這些貴人登岸,然后經由專門的通道離開碼頭。
若有人來接,還可以在這專門的通道內等候,不需要和閑雜人等擠在一起。
貴賤分明,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身著便服的蕭瑀,走出船艙,在船員的引領下,從特別出口登上岸,見著柵欄另一邊那擁擠的人群,又看看眼前特別通道的“冷冷清清”,他對港區的這一規定十分滿意。
岸上涼亭內走出數人,拾級而下,迎向上岸的蕭瑀,當先一人,是黃州州學助教孔穎達。
孔穎達和蕭瑀是老相識、黃州州學的老同學,如今孔穎達親自來碼頭接人,老友相見,寒暄之后,就這么站在碼頭上敘起舊來。
孔穎達到黃州求學,如今已有十五載,原本說話時的青齊口音,如今已摻雜了“黃州音”,而一口楚腔的蕭瑀,在黃州也待了十余年,說起話來,同樣有“黃州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蒙城县|
易门县|
社会|
页游|
大城县|
社会|
景洪市|
孟州市|
莱阳市|
华亭县|
尼木县|
嫩江县|
彰化县|
莲花县|
兴国县|
宽甸|
湄潭县|
仁怀市|
乌兰浩特市|
乌兰察布市|
香港|
东光县|
米林县|
法库县|
宁蒗|
兰考县|
怀集县|
遵义市|
台南市|
珲春市|
蓬安县|
万山特区|
安平县|
肥乡县|
普兰店市|
广饶县|
浦县|
兰州市|
秦安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