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剪刀手(續(xù))-《逆水行周》
第(1/3)頁
棋盤上的戰(zhàn)爭正在繼續(xù),宇文溫饒有趣味的旁觀,這種“兵棋推演”是他親手制定的“模擬游戲”,相關規(guī)則經(jīng)過十余年年的不斷完善,已經(jīng)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現(xiàn)在,他就看著優(yōu)等生們指揮“周軍”進行“遼東之役”。
兵棋推演的戰(zhàn)役背景,就是年初高句麗進犯遼西,于是朝廷派兵三十萬,揮師東進,目標遼東,要給高句麗一個教訓。
戰(zhàn)役目的,攻拔高句麗的遼東據(jù)點:建安城、安市城、遼東城,為今后周國經(jīng)略遼東做準備。
此時,周軍水師自萊州出發(fā),橫渡大海北上,進攻對岸遼東半島上的都里、卑沙城,憑借投石機和轟天雷,很快便攻占這兩處要地。
宇文溫知道,都里、卑沙城,其位置就是后世的旅順、大連地區(qū),為遼東半島要地。
周軍以此為糧草糧草中轉地,借助水師輸送大量糧草,支援從營州出發(fā)、輕裝穿越遼澤的主力大軍。
又分一支水師,抵達高句麗西部海岸,展現(xiàn)出即將登陸并進攻其國都平壤的意圖,以此牽制其精銳兵力,使得對方無法有效增援遼東。
穿越遼澤的周軍主力,分兵一部在遼水入海口附近筑遼口城(港),以此作為運糧船只的靠泊港,方便糧草轉運。
有了充足的糧草、物資供應,周軍隨即對高句麗的遼東據(jù)點進行強攻,高句麗軍兵力不占優(yōu),于是據(jù)守城池,而周軍的攻城武器,是投石機和轟天雷。
高句麗的遼東據(jù)點,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的山城,易守難攻,如今雖然“準備充分”,但在周軍的投石機和轟天雷面前,烏龜殼好像不是那么硬了。
一切進展順利,周軍勝算很大,就在這時,遼水上游的靺鞨部落,“遣使求見”,希望“助戰(zhàn)”,將功贖罪。
這些靺鞨部落不久前剛和高句麗一起入寇遼西,結果鎩羽而歸,如今跑來“反正”,也許是真心,也許是詐降。
靺鞨部落人數(shù)不少,如果得此助力,對于戰(zhàn)事大有裨益,可萬一對方心懷不軌,關鍵時候背后捅刀,怎么辦?
“周軍主帥”的選擇,是贈與這些部落一些布帛錢財,以作犒勞,至于參戰(zhàn)助威,那就不用了。
再分兵扼守遼水上游河段,護衛(wèi)大軍左翼(北翼),提防靺鞨各部有變。
看到這里,在場的學生們覺得戰(zhàn)局十拿九穩(wěn),因為己方毫無破綻。
高句麗被打得抱頭困守,意向不明的靺鞨各部,就算搞偷襲,己方大軍也早有防備,即便對方繞遠路抄營州柳城,己方的糧道又不在遼西,而是在海上,所以沒什么好怕的。
他們知道“剪刀手”的諢號,這是因為對方喜歡分兵左右包抄,就像剪刀那樣展開上下刀刃,隨后猛的“咔嚓”一聲,剪斷目標。
如今看來,己方左中右都穩(wěn)如泰山,沒有對方施展左右翼迂回包抄的余地,戰(zhàn)局很穩(wěn)。
靜靜看推演的宇文溫,也覺得學生們采取的戰(zhàn)術不錯,布局考慮得很周到,然而.....
一個破綻露出來了。
觀棋不語真君子,宇文溫打了個哈欠,繼續(xù)觀戰(zhàn)。
隨著時間流逝(兵棋回合),“如今”已是九月,東南沿海地區(qū)雖然刮起風暴(擲骰子擲出來的),但沿岸預警的“氣象臺”,為周國水師爭取到了避風時間。
而在遼東,中路的周軍即將攻破遼東城,困守其他城池的高句麗軍被周軍壓制,無力增援,就在這時,敵軍主力騎兵實行中路突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舞阳县|
搜索|
镇江市|
桃源县|
万年县|
彩票|
安岳县|
延津县|
彝良县|
寻乌县|
海晏县|
昭平县|
绥滨县|
都江堰市|
临安市|
腾冲县|
浦江县|
拜城县|
乌海市|
新化县|
成都市|
青海省|
靖江市|
怀宁县|
启东市|
七台河市|
民权县|
兖州市|
武功县|
昌宁县|
新丰县|
秦皇岛市|
调兵山市|
湘潭县|
望谟县|
化州市|
海丰县|
新余市|
射阳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