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與火-《逆水行周》
第(1/3)頁
當夕陽的最后一絲余暉消失在地平線,騎兵們正好將一堆堆馬糞點燃,這些馬糞都是戰馬“現拉”的,不容易點燃,但摻以干草和火藥,一點火就容易燒起來。
一股股帶著腥臭味的煙霧從馬糞堆里升起,被西北風裹挾著,飄往下風向數十步外的車陣。
馬糞堆北面二十余步處,士兵們已將特制的大弩組裝好,共計五十五架,這些大弩可拆分為弩床、弩臂、弩弦三部分,方便攜帶,組裝起來也很方便。
如此大弩可以發射箭矢,但此時要發射的卻是數斤重的轟天雷,射程將近百步,正好在敵軍弓箭手有效攻擊范圍之外。
而大弩所用轟天雷的火捻是特定長度,既能確保大多數轟天雷不會在半空中就提前爆炸,也能確保大部分轟天雷落地之后很快就會爆炸。
一架大弩要由四名身強力壯的士兵來操作,其中就包括上弦,要操作五十五架大弩,至少得二百二十名士兵,而在大弩的后面,是一筐筐特制轟天雷。
一切準備就緒,第一輪發射的卻不是轟天雷,而是沾了火油的火彈,當重量和轟天雷差不多的火彈被人點燃之后,隨著一聲令下,操弩手們奮力砸下機括,呼嘯聲起,大量火球竄了出去。
這些火球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就像流星劃過天際般,留下閃亮的軌跡最后墜落地面,有的火球落在野地里,有的則落在敵軍車陣內。
閃爍的火光,映襯出一片漆黑的敵軍車陣輪廓,第二、第三輪火彈射出,將車陣的輪廓映襯得愈發明顯,操弩手們透過馬糞煙霧觀察目標,將大弩微調之后,開始發射轟天雷。
綿延不絕的驚雷在曠野里炸響,在一輪又一輪的轟天雷攻擊下,敵軍車陣被火光和濃煙籠罩,依稀可以看見火光之中有慌亂的人影,還能聽到各種喧囂聲。
也許是敵兵被炸得東歪西倒,也許是敵兵忙著救火,也許是敵兵忙著修補破損的馬車,這樣的場景對于進攻方的將士來說十分美妙。
他們根本不用和敵人接戰,只是靜靜地守在百步之外,看著己方大弩肆無忌憚攻擊車陣,如果有敵兵妄圖做困獸斗,偷偷摸出來試圖反擊,他們就會讓其有來無回。
車陣里的火光漸漸變大,映紅了夜空,也映亮了尉遲惇的雙眼,他看著眼前這一幕,想起了大半年前的柴村。
那一戰,他手上有將近兩萬騎兵,而困守柴村的敵人大多以步兵為主,本來他不可能輸,最后卻輸了,仔細一想,最大的問題在于轟天雷帶少了。
因為轟天雷不足,無法快速攻堅,所以尉遲惇當時只能讓騎兵們下馬步行進攻,以回環連打的方式進攻柴村,結果被好整以暇的敵人予以大量殺傷。
不僅如此,對方還尋著機會列陣沖出來,借著各種障礙,再次將尉遲惇所派騎兵打得傷亡慘重。
想到那一場慘敗,尉遲惇就氣得咬牙切齒,他吃了一次虧,就絕不會再吃第二次,此次作戰,他特地命工匠打造可拆卸、組裝并便于攜帶的大弩,就是要對付龜縮據守的敵兵。
還讓士兵冒著風險,攜帶大量特制轟天雷行軍,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將烏龜殼敲開。
一個數斤重的轟天雷殺傷力有限,甚至還炸不死近在咫尺的人,但卻能炸斷敵人的手指,炸傷敵人的身軀,炸瞎敵人的眼睛,還能震得對方口鼻出血,讓其喪失作戰能力。
轟天雷爆炸時產生的火焰,還能點燃敵人的衣物,點燃馬車、營地里的易燃之物,為了給宇文溫一個驚喜,尉遲惇可是投入了血本,消耗了許多火藥制作這種特制尺寸的轟天雷。
尉遲惇不相信急著趕路的敵軍會帶著大弩,對方即便趕制投石機,倉促間也不可能趕制出多少來,所以此時只能挨打而不能還手。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敵軍車陣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反擊,任由轟天雷、火彈一波一波的落在車陣里爆炸、燃燒,毫無還手之力。
看著敵人的慘狀,尉遲惇快意非常,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就這么讓大弩不斷攻擊敵陣,持續整整一個晚上,待得天亮時就能直接打掃戰場。
仔細看看遍地殘肢斷臂之中,有沒有宇文溫的尸體。
然而轟天雷的數量有限,不可能支撐整晚的進攻,所以還得靠士兵浴血奮戰來解決對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册亨县|
镇原县|
顺义区|
通江县|
保山市|
当涂县|
南江县|
福州市|
忻城县|
淮南市|
龙陵县|
兴海县|
高淳县|
米泉市|
临安市|
丹巴县|
和林格尔县|
洪雅县|
孟连|
景德镇市|
陇西县|
申扎县|
和田市|
屏边|
宿松县|
大名县|
油尖旺区|
延长县|
谷城县|
铜山县|
噶尔县|
宜阳县|
斗六市|
雷州市|
舒兰市|
且末县|
镇平县|
柳河县|
文昌市|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