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刀之讖-《逆水行周》
第(2/3)頁
宇文十五這方面確實是白丁,但郝吳伯倒沒有鄙夷之色,畢竟大家很熟,又都是西陽王宇文溫留在黃州看家的左臂右膀,所以他耐心的講解起來。
讖緯之學,興起于秦漢之際,到了魏晉愈發興旺,拆解由讖緯學說引發的讖語,成了許多讀書人癡迷的事情,讖語可以理解為預言,而且是政治預言。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讖語有不少,其一,是秦國一統天下后,有讖語說“亡秦者,湖也”,結果始皇帝去世后,其子胡亥即位,沒多久秦朝便亡了。
其二,西漢末年,有讖語說:“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炎際火為主”,概而言之即“劉秀當為天子”。
當時篡奪朝政的王莽,手下便有心腹名為劉歆,此人為漢宗室,想應驗這個讖語,特地改名為“劉秀”。
結果是南陽的那位劉秀應了讖語,是為延續漢祚的漢光武帝。
其三,東漢末年,有讖語說:“代漢者,當涂高也”,淮南袁術字公路,覺得應該是自己應讖,正好又有傳國玉璽在手,于是迫不及待的登基稱帝,建號仲氏。
結果接受漢帝禪讓的卻是魏王曹丕,國號“魏”,據說這魏字,便應了“當涂高”的讖語。
以讖緯之學來看,誰成天子,誰君臨天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膽敢違抗者,不過是為王前驅或者螳臂當車。
數百年來,各種讖語層出不窮,誰對誰錯已經說不清楚,有的讖語是事后附會,有的讖語則是野心勃勃之輩現編出來,以作為自己起事的借口。
但是有一類讖語,卻從西漢末年便一直流傳到現在,那便是“劉氏當王”、“劉氏復起”、“漢祚復興”一系列讖語。
曹魏受漢禪,結果卻為司馬晉取而代之,待得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晉末又出民謠,是為“金刀既已刻,娓娓金城中。”
金刀者,劉姓的代稱,而接受晉帝禪讓的是劉裕,正好應了“劉氏復起”的讖語。
劉裕建立的國家雖然國號為“宋”而不是“漢”,但他是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之弟劉交后代,說劉裕是應了“漢祚復興”的讖語也說得過去。
因為接連有劉秀、劉裕應讖,所以“劉氏當王”、“劉氏復起”、“漢祚復興”一系列讖語,最后演化為“金刀之讖”,是天下間可信度最強的讖語。
劉宋滅亡,取而代之的蕭齊,對金刀之讖一直很忌諱也很敏感,連皇宮里所用的刀,都不允許有金柄,更別說金刀。
到了蕭梁還有陳國,雖然金刀之讖表面上的影響力已經變小,但這種忌諱也多多少少繼承了下來,而與此同時,北朝的金刀之讖影響卻在擴大。
具體的表現形式,就是聚眾謀反的首領,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大多姓劉,或者自稱姓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司法|
英吉沙县|
昭平县|
连南|
三明市|
上蔡县|
临桂县|
双峰县|
潮州市|
龙海市|
盐山县|
白沙|
武胜县|
开封市|
通化县|
中山市|
东城区|
城固县|
武宣县|
南京市|
兴海县|
平邑县|
潼关县|
东港市|
霸州市|
柘荣县|
谢通门县|
江山市|
两当县|
区。|
安达市|
临武县|
旌德县|
东安县|
保靖县|
许昌县|
弋阳县|
富源县|
资源县|
天峨县|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