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二章 尚書正義-《逆水行周》


    第(2/3)頁

    宇文溫聞言冷笑:“不會?楊司馬方才的眼色去哪里了?啊?”

    楊濟干咳一聲,今日他臨時起意來旁聽,聽著聽著就入了神,確實沒注意到宇文溫出來,見著這位‘不恥下問’,便介紹起《尚書》的一些基本常識。

    《尚書》又稱《書》,為六經(jīng)之一,記載的是上古時期至先秦時的歷史,其內(nèi)容有的是言辭,有的是宣言,有的是命令,有的是談話記錄。

    其編撰者不明,故而有許多說法,不過兩漢學者認為,秦漢之際的《尚書》應當是孔子根據(jù)原版《尚書》精簡而成。

    孔子生活的年代禮、樂崩壞,孔子有感于此,在周游列國之后回到魯國,開始把精力都放在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經(jīng)上面,還為《尚書》做了序。

    孔子在收徒講學時,把六經(jīng)當做教材,所以六經(jīng)是儒學的重要典籍,后來秦王嬴政掃**,一統(tǒng)天下成了始皇帝,開始禁止民間藏書,《尚書》首當其沖被列為**,民間藏書一律焚毀。

    當然,皇宮里的官藏是有《尚書》的,結(jié)果秦末楚霸王火燒咸陽,許多只有官方書庫才存有的古籍付之一炬,《尚書》便是其一,至此就從世人眼中消失。

    后來漢朝建立,待得局勢穩(wěn)定,有個博士伏生,將自己冒著生命危險藏起來的《尚書》取出來,因為是竹簡,又藏在夾墻中多年,所以他收藏的《尚書》已經(jīng)散亂不堪,整理之后只得二十八篇。

    伏生帶著這二十八篇殘缺的《尚書》,在齊魯之間講學,因為這些篇章使用當時流行的隸書書寫,故而稱為今文《尚書》,朝廷列為官學用書,因為經(jīng)過許多學者的考證,認定這套書是真的。

    到漢武帝時,相傳魯王劉余擴建自己的宮殿,把隔壁孔府舊宅給拆了,結(jié)果在舊宅的墻壁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蝌蚪文(漢以前的大篆或?文)所書寫的竹簡。

    這是古文所寫的《尚書》,由孔子的后代、學者孔安國整理,送到京城官方書庫之后,那些古文幾乎無人能夠“翻譯”,結(jié)果束之高閣。

    后來好容易經(jīng)有識之士辨別整理,再與通行的今文《尚書》一校對,發(fā)現(xiàn)多出了十六篇,人稱古文《尚書》。

    然而古文《尚書》并未被朝廷重視,未列為官學用書,也沒人教授,直到王莽時才將其列于學官,還引發(fā)了著名的今、古之爭。

    而東漢初年,學者杜林曾在西域邊疆得古文《尚書》一卷,愛不釋手總是隨身攜帶,生怕保管不當導致古文《尚書》失傳,當時的大學者賈逵、馬融、鄭玄都給那一卷《古文尚書》作注,從此《古文尚書》才顯于世。

    但即便如此,古文《尚書》還是不如今文《尚書》受重視,東漢末年后的亂世,古文《尚書》漸漸散失,再無人問津。

    后來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古文、今文《尚書》全部散失,東晉時豫章內(nèi)史梅賾向朝廷獻《尚書》,自述為孔安國的古文《尚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张家港市| 奈曼旗| 绍兴县| 赤城县| 资中县| 兰坪| 旬阳县| 句容市| 康乐县| 孝昌县| 河南省| 固安县| 贵阳市| 黑河市| 桂林市| 玉树县| 长沙县| 兴义市| 晋州市| 耒阳市| 渝北区| 平遥县| 尉氏县| 随州市| 老河口市| 雅江县| 陇川县| 沧源| 历史| 湟中县| 德清县| 普定县| 枝江市| 贵定县| 喜德县| 柘城县| 龙南县| 洪泽县| 杭锦旗|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