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綜合來說,宇文父子如此投入,獲利是巨大的,因為他們收復了關中,扭轉了不利的局勢,及時拉攏了許多勢力,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勝利。 從關中遷來鄂州的百姓,戶數逾萬,光靠鄂州現有人口自然繁衍怕是要用上數十甚至上百年,這也是無價之寶,再劃算不過。 但是按照賬面來算,那就是巨額虧損,尤其宇文溫大虧特虧。 楊濟看著賬目,嘆了口氣,宇文溫能賺也能花,光靠著如今的產業怕是支撐不了更大的雄心壯志,所以… “制假販假,知法犯法,傳出去當然毀名聲,但是時不我與,錢花了,虧空必須盡快填上。” “只是如此一來,萬一走漏風聲…” “每個環節的人,都不知道其他環節是如何操作的,甚至都不知道東家是誰。”說到這里,宇文溫頗有信心。 “你是第一個察覺的,因為是自己人,所以他們…呵呵。” 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楊濟沉默無語,這位果然有“止損”手段,還很決絕。 宇文溫循循善誘,這賬本他可不會讓外人看,不過楊濟是個例外,手頭上沒有多少可靠的人才,那么活該這位當他的“包身工”。 造假做奇石,一貫錢不到的成本,可以獲利幾十、數百甚至上千貫,累計起來的“營業額”可比玻璃鏡劃算許多。 為了保密,玻璃鏡的制作工匠一直限定于張乙滿等寥寥數人,這就導致產量有限,其他的產業雖然賺錢,但沒這么暴利。 現代的奇石造假技術很厲害,但宇文溫本不知道如何“入行”,虧得五莊觀觀主劉楊以分光術會道友,收得千奇百怪的丹方,其中就有類似的技術能幫助他獲利 奇石不是藥品,不能吃所以不會鬧出人命,買得起的都是商販和有錢人,假奇石對于尋常百姓來說危害性不大,所以他決定“創業致富”。 不小心騙到自己人,那就把錢還了,至于那些有錢人,就當是做善事捐錢給他宇文溫來養兵。 “不要這般苦著臉,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楊司馬的人生經歷不是又豐富許多了?” 楊濟告退,宇文溫收拾好賬本,見著外面無人,他嘆了口氣,從一旁拿出個盒子,打開之后從中拿出一塊石頭。 石頭上的紋路形成一個篆體的“心”字,這是回拒陽的王辯,路過安陸再度拜訪宇文溫時,當做禮物贈送的奇石,借以聊表心意。 自家出產的假奇石,被不知情的合作伙伴買了去,又當做珍貴的禮物送了回來,這讓宇文溫哭笑不得。 事情當然不能說破,那么賣石頭所得的錢財依舊在宇文溫囊中,但這假貨石頭又不能扔,所以只能擺在案頭,不時提醒一下自己。 兔子不吃窩邊草,在西陽賣假貨必然連累自己的身邊人,那么… 是時候開發新市場,比如人傻錢多速來的建康城什么的!(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