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章 堂下何人,膽敢狀告本官!-《逆水行周》


    第(2/3)頁

    那幾位是邾國公府貓隊成員,平日里行蹤飄忽,見得大水沖了龍王廟,趕緊賠不是,保證退還一千四百匹面值的流通券。

    楊濟見狀知道這些假奇石是宇文溫“創收”的項目,心中有些焦慮,于是趕到安陸面見這位想賺錢想瘋的國公,陳述其中利害關系。

    “你說的風險,本公都知道,但是有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必須解決。”

    “莫非...軍餉的開支太過?”

    “那當然,虧了八十余萬貫,打起仗來本就花錢如流水,而接連半年的軍需訂單,你以為本公貼的錢是小數目?”

    一本賬冊交到楊濟手里,他翻看起來,越看越覺得觸目驚心,宇文溫這次風光的關中之行,到回師之后確實虧了許多錢。

    “朝廷的朝鮮之役,八年下來耗去七百余萬兩白銀,往多了算折合每年也就一百萬兩,國公這一次出征,就有將近百萬貫花費?”

    特定語境下,楊濟所說“朝廷”自然指的是大明朝廷,這也是他潛意識里的朝廷,朝鮮之役指的是萬歷三大役之一的朝鮮之役。

    那是國戰,官軍(明軍)出境作戰消耗會更大些,但軍費不過一年一百萬兩白銀,即便按一兩白銀一貫銅錢算,也就是一年耗費一百萬貫。

    結果宇文溫只是在山南荊州和關中地帶走了一圈,半年左右時間就虧了八十余萬貫,這其中莫非有貓膩?

    沒有,一項項明細匯成表格,所有的開支都在上面,讓他一目了然。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戰場上雙方對砍,壞掉的刀、鎧甲以及射出去的箭矢都是消耗,刀、甲葉可以回爐,但那也得耗錢。

    這一項消耗折合成銅錢大約有十萬余貫,當然都是走的軍器監賬目,不需要宇文溫掏腰包,他的“自費項目”是虎林軍。

    虎林軍兵力五千人,屬于宇文溫個人的募兵,開支全部自理,無論留守還是出征,以六個月計共花費軍餉將近五萬余貫。

    平均每人每月軍餉一貫七百文,然后還有計功獎賞、傷殘補助、陣亡撫恤,都是實打實沒有克扣、拖延。

    官府對立功將士有獎賞,但宇文溫的賞賜也不會少,說白了就是收買軍心,這是他的禁臠,不會讓別人影響到軍心。

    花費不菲,但戰斗力也是剛剛的,比起每人每月不到五百文軍餉、吃沙拌飯的尋常軍隊來說,訓練有素的虎林軍將士一打三沒問題,至于結陣之后的戰斗力更是不用說。

    花錢保證戰斗力,值,實際效果也很好,但花錢如流水也是必然,累計花了宇文溫二十余萬貫。

    接下來是大頭:軍需訂單。為了激勵士氣,肉松、咸蛋、火腿、臘腸等副食品破天荒供應,將士們吃起來自然是開心。

    但天下哪處軍隊有如此待遇?平日里尋常百姓甚至一年里都吃不上幾口肉,這種超出常規的福利,已經超過山南官府的財政能力。

    只能是宇文父子私人補貼費用,而且耗資不菲,其中大頭是宇文溫出。

    廢話,下訂單受益的都是黃州作坊主,費用大頭他不出莫非讓父親、兄長出?

    四十余萬貫的缺口,都是宇文溫填的錢,加上“自帶干糧”的虎林軍,還有安置關中遷來的百姓也得花錢,累計虧了八十萬貫,這些錢都是宇文溫一文一文賺回來的。

    一個人有這么多錢,是不是夸張了點?不夸張,這年頭權貴之家窖藏銅錢數十萬貫的情況不罕見,無非是宇文溫的錢花出去罷了。

    花出去的錢,回籠寥寥,能預期的賞賜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他不是入寇中原的游牧大軍,搶人搶錢搶珠寶,屠城、販賣人口的事情自然不會有,為了安置關中遷來的百姓,還自掏腰包補貼開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驻马店市| 错那县| 莱阳市| 常熟市| 花莲市| 海淀区| 凤山县| 曲沃县| 恩施市| 吉木乃县| 南康市| 恩平市| 涞水县| 云霄县| 津市市| 额济纳旗| 五莲县| 福泉市| 隆化县| 奉贤区| 盐津县| 志丹县| 景谷| 安福县| 鄢陵县| 睢宁县| 西青区| 甘谷县| 岳池县| 紫云| 和平区| 喀什市| 阳西县| 永安市| 原平市| 大埔区| 浦县| 宁化县| 西盟|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