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詩云,山雨欲來風滿樓,又有詩云,黑云壓城城欲摧,黃州總管府司馬楊濟,如今面色鐵青,看著面前案上那斷作兩截的石頭,又看看面前笑瞇瞇的宇文溫。 “堂下何人,膽敢狀告本官!” “國公!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傳了出去,那國公的名聲可就毀得一塌糊涂了!” “無憑無據的,誰敢亂嚼舌頭?” “國公,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這事情遲早會傳出去的!” “喝口水都會塞牙,這是幾率問題,在那之前收手即可。” “國公,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怕到時候就收不了手了。” “見好就收是很難,不過呢,這種事情很講天分的!” 見著宇文溫油鹽不進,楊濟事先醞釀好的說詞全無用處,不過他沒灰心,今日定要把道理辯個明白。 事情起因很簡單,在西陽“休假”的楊濟,好容易有興致逛街,逛著逛著有了奇遇:有人兜售一塊奇石,那石頭上紋路一如黑白山水畫,讓楊濟見了就挪不動腳步。 當然,他一開始是持懷疑態度,畢竟這石頭上的紋路走勢如此之巧令人不得不懷疑,但是仔細檢查過后沒發現異常,楊濟便當機立斷買了下來。 奇石價格不菲,花了他面值一千三百匹的流通券,這也是楊濟數年來花得最多的一筆錢。 他是以客人的身份住在邾國公府,按著春秋戰國時的說法,那就是食客或門客,包吃包住包照顧,每日回來后吃飽就睡,換下的衣物不用動手,自然有人幫洗。 若不是楊濟堅決不肯,日常起居還有人照料例如,例如暖床什么的。 這幾年下來楊濟都是光棍一個,不過他無所謂,畢竟在遇到宇文溫之前就是獨行俠,多年累計下來的俸祿、賞賜,基本上自己花掉的很少。 一大半錢糧都贈與生活有困難的將士或者吏員,剩下的除了正常應酬開銷基本沒動,如今花了重金買回來一個寶貝,那是愛不釋手。 結果不小心摔落地上變成兩截,楊濟心痛之際無意發現這石頭有蹊蹺:石頭上的紋路有些是假的! 也就是說,這所謂的奇石,是有人用了秘法,在石頭上就著原有的紋路加了點“料”,導致原本只是有些好看的石頭,搖身一變成了山水畫奇石。 成日里打雁,卻被小雁啄了眼! 莫名來到這個時代,楊濟以“強練”之名行走世間,憑著對史料的爛熟于心,向來只有他裝神弄鬼捉弄人,從沒被人騙過。 結果見多識廣的楊濟,居然被騙了! 幾乎是氣得七竅生煙,楊濟按下心頭怒火,花了幾日時間在西陽城里尋找騙子的蛛絲馬跡,結果那騙子似乎已經離開西陽,再也找不到蹤跡。 換了個思路,他留意起城中賣奇石的人來,西陽城位于長江邊上,江邊各種石頭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敢拿石頭來賣的,必然是紋路奇特的石頭,那么這些奇石之中,肯定有贗品。 賣贗品的會不會是同一伙人?很有可能,即便不是同一伙人,制假販假的混蛋也要抓起來,幕后主使必須繩之以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騙子合伙騙了一個富商之后,楊濟尾隨其后,終于抓了個現行,就在他要動手將這兩人扭送官府之際,有幾人急匆匆跑來求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