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一章 布局-《逆水行周》


    第(1/3)頁

    夜,折騰完周法明和田益龍的宇文溫,于使邸一處房內(nèi)與副使鄭萬頃議事,此次來鄴城,正使宇文溫是甩手掌柜,除了朝會上面君時背臺詞、哭天搶地,就是負(fù)責(zé)和小皇帝聊天,其他事宜均由副使鄭萬頃負(fù)責(zé)。

    一番討價還價,歷經(jīng)幾次修改后,山南官員將士們的封賞名單及各類升職、授勛、提拔內(nèi)容,總算是最終敲定下來,圣旨正在走流程,等一切準(zhǔn)備完畢之后,天使就會跟著返程的鄭萬頃,到山南去走一遭。

    而宇文溫,自然是留在鄴城,作為宗室代表,陪著皇帝數(shù)月,到了九九重陽節(jié)后,就可以回山南,繼續(xù)禍害江南陳國去了。

    去年六月起,周國和隋國打了大半年的仗,有得有失,但最大的收獲,就是國土終于連成一片:山南荊、襄、安、江陵四總管府,還有黃州總管府,終于和周國接壤了。

    國土相連,各種兵馬、物資調(diào)動就方便許多,山南無像樣的產(chǎn)馬地,不出產(chǎn)井鹽、池鹽,又不臨海故而沒有海鹽,雖然能靠商人販來一些,但依舊是杯水車薪。

    也沒有大規(guī)模的鐵礦,雖說零星的鐵礦也能勉強(qiáng)滿足需求,但始終是個隱患,缺馬缺鹽鐵勉強(qiáng)夠,腹背受敵的山南各州,若沒能和朝廷接壤,遲早會被耗死。

    如今局面一片大好,朝廷自然會對山南提供支持,而民間的商隊亦會把緊俏的貨物販到山南各州,當(dāng)然隨之而來的也有微妙的變化。

    山南道大行臺宇文亮,原本在山南自成體系,那是因為道路隔絕,朝廷也無法派人過來“體察民情”,如今派出官員到山南道赴任,已是理所當(dāng)然。

    赴任的官員人數(shù)不多,均是在行臺這一級任佐官,時不時對大行臺宇文亮提出“建議”,說白了和監(jiān)軍類似,只是雙方默契些,這些朝廷的官更多的是做“耳目”,不會過于干涉大行臺行事。

    作為交換,山南道也有官員升遷,到鄴城就任京官,其實就是作為山南的代表,在朝廷任職并為山南這邊爭取權(quán)益,協(xié)調(diào)各類問題、矛盾。

    “等天使到山南宣讀圣旨,杜總管就要卸任赴京,就任地官府司徒。”鄭萬頃說道,“屆時世子便升任襄州總管,而黃州總管之位,使君也不會等太久了。”

    “下官資歷不夠,怕不能服眾。”宇文溫?fù)u搖頭笑道,在行臺右仆射鄭萬頃面前,他選擇以下級的姿態(tài)談話,以示對其尊重。

    “使君何必自貶身價,去年與陳國交戰(zhàn),使君出力頗多,立下戰(zhàn)功可是實打?qū)嵉模獮榱餮运鶖_。”鄭萬頃勸解,“當(dāng)年齊王不過年方十六,便出任益州總管,安撫百姓,駕馭軍旅,年紀(jì)不是問題。”

    “當(dāng)時朝廷上下一心,齊王雖年少但得僚佐相助,各州刺史亦不敢陰奉陽違,如今的局勢可不一樣。”

    “莫非使君覺得江北各州,有刺史意圖不軌?”

    “非也,無非是人之常情罷了,古語有云‘主少國疑’,總管一職亦是如此,幾位使君里,除了衡州的周使君,其余數(shù)人年紀(jì)可都是父親一輩的了。”

    “莫非使君要等上三五年?大行臺可等不得。”鄭萬頃笑道,他作為宇文亮的心腹,知其對宇文溫的安排,這位宇文二郎到巴州當(dāng)刺史,就是為接任黃州總管一職做準(zhǔn)備。

    其實這一安排的目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只是不知何故,當(dāng)事人宇文溫卻沒那么急,鄭萬頃覺得有些奇怪,因為對方要軍功有軍功,要政績有政績,也不太像那種容易受困于流言的人,竟然會不急。

    “等上三五年自是不可能,所以要憑著功勞說話,昔年齊王出鎮(zhèn)益州,眾人頗不以為然,虧得朝廷極力支持,兼之齊王才干過人,方才將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立碑稱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灵川县| 连云港市| 马龙县| 华蓥市| 昭通市| 淮滨县| 辽源市| 阜平县| 丹棱县| 通州市| 吴旗县| 哈尔滨市| 库尔勒市| 济南市| 嵩明县| 安康市| 和林格尔县| 沁源县| 宿迁市| 海阳市| 灌阳县| 伊川县| 永川市| 乾安县| 义乌市| 资溪县| 淄博市| 庆元县| 南京市| 奉化市| 沈丘县| 上高县| 迁安市| 平罗县| 绥化市| 巴林左旗| 卢龙县| 潮安县| 徐州市|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