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一章 布局-《逆水行周》


    第(2/3)頁

    “下官不才,不敢與齊王相提并論,唯有多立軍功,方能讓人心服口服。”

    兩人所說齊王,即是齊王宇文憲,他十六歲出任益州總管一職,爵位還只是齊國公,雖然年少,卻將新獲的益州等二十四州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展現(xiàn)了過人的治政才華。

    民政才能了得,領(lǐng)兵又驍勇善戰(zhàn),文武雙全的齊王宇文憲,輔佐皇兄宇文邕,將周國治理得國力日增,奈何天妒英才,宇文邕于壯年忽然病逝,不到一個月,宇文憲便被新登基的侄子宇文赟盯上。

    宇文赟覺得宇文憲有能力做第二個宇文護,于是連證據(jù)也懶得編,直接把宇文憲招入宮處死,然后殺光他所有的兒子,以便震懾“宵小”。

    鄭萬頃以宇文憲拿來舉例子,應(yīng)當是無心之舉,但總是晦氣些,宇文溫不想重蹈齊王的老路,但方才說的也是心中所想:他總覺得軍功不夠。

    還有另一個原因,黃州總管鄧孝儒,得先挪挪窩,找個位置安頓了,宇文溫才好接任黃州總管一職,鄧孝儒也是宇文亮的心腹,鎮(zhèn)守黃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總不能一腳把人踹了去角落涼快。

    此次赴京,宇文溫已經(jīng)知道自家的情況,對于將士和官員的各類封賞心中有數(shù),最關(guān)鍵的,就是襄州總管杜士峻,要到鄴城任京官,騰出來的總管一職,由襄州刺史宇文明接任。

    總管府總管,一般會兼任駐在州的刺史,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而宇文溫的兄長宇文明,當初就任襄州刺史,就是為了將來好接任襄州總管一職。

    但也得安排杜士峻高升,杜士峻是宇文亮心腹中的心腹,自然是不能虧待,荊、襄、安、黃、江陵五個總管府,除了大行臺宇文亮兼任的安州總管,其余四總管目前都是其心腹擔任。

    大象二年(三年前),宇文亮只是安州總管,以一總管府之力,先是吞了黃州,又拿下襄州,接著攻下荊州,又‘收復’江陵總管府,地盤瞬間擴大四倍,正是需要人去各地掌控局面,可兩個兒子一時間撐不起場面。

    那個時候,宇文溫和兄長宇文明,帶著家眷從長安千里迢迢逃到安陸,在安州根本就沒有根基和人脈,一上來就出任總管,沒有自己的班底、僚佐,底下的府佐官、刺史哪里壓得住。

    杜士峻、鄭萬頃、鄧孝儒等人,至少在安州做了幾年官,手中也有些人脈,知道手下哪些人可以提拔重用,和各州刺史打過交道,大概的情況也能摸清。

    這三年來,靠著心腹出任各處總管,宇文亮有力的控制了山南州郡,杜士峻等人功勞不小,若是用完了就踢開,只會讓人心寒。

    宇文亮要凝聚人心,自然得給心腹和追隨者們一個好前程,否則連鐵桿心腹都沒撈著像樣好處,別人哪里還會盡心盡力,對于父親優(yōu)先安排心腹,宇文溫并無怨言。

    去年一年,宇文明負責后勤調(diào)度,基本沒參與實際的前線作戰(zhàn),以軍功來看,根本就沒辦法和弟弟宇文溫比,如今卻先出任總管,宇文溫倒不眼紅著急。

    長子繼承家業(yè),必然得到大力栽培,宇文亮準備了班底給宇文明,這種強力支持,宇文溫沒辦法得到,他主要靠自己鍛煉出來的班底,一樣能往上走。

    宇文溫的上級是黃州總管鄧孝儒,但巴州基本上就是自成一體,可以說是“聽調(diào)不聽宣”,鄧總管鎮(zhèn)守黃州穩(wěn)定后方也是大功一件,等杜士峻升官完畢,就該輪到他了。

    山南要在朝廷里有自己人,得派人去當京官,第一個肯定是杜士峻,接下來就是鄧孝儒,這是宇文亮早已安排的布局,宇文溫知道內(nèi)情,所以也不急著做總管。

    這是遲早的事情,對他來說沒什么好急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营山县| 龙江县| 犍为县| 房山区| 北海市| 会宁县| 林州市| 琼海市| 英吉沙县| 伊春市| 固镇县| 峡江县| 永吉县| 蓬莱市| 南康市| 伊川县| 五家渠市| 紫云| 巫溪县| 怀宁县| 贵港市| 屯门区| 屏南县| 宁南县| 北宁市| 翁源县| 麻江县| 丰县| 南昌县| 漳州市| 绥江县| 休宁县| 嘉鱼县| 清丰县| 江都市| 留坝县| 广河县| 崇左市| 扎赉特旗| 维西|